想自閉症人仕的內心世界,是為了想更認識身謗遺自閉症的友人或親人
可是他們都比較難表達自己感受,或是他們年紀還小
於是我一直都上網尋找遺自閉症人仕所寫的日記/Blog
希望從他們所寫的文章中感受一下他們的世界
以下是其中一個看過的日記:
阿嘜人生- 自閉症分享[麥嘜]
阿嘜人生- 自閉症分享 自從,我有自閉症後,對生活有什麼影響?
外界事物
我對外界事物是沒有接觸、對人沒有感情。
那時,我無意識的明白對方的感受,不清楚自己為何被同學欺負。
我對上課教授的內容,完全不明白,不能理解它。
裡面思想
相反,我很沉醉自己的思想世界,譬如,我玩了電子寵物、
遊戲機,我會用思想創造不同遊戲的難度等。
有時,我收看電視節目時,會把它當成真實體會。
以往,我的生活習慣是怎樣?
沉醉思考
我會把思考當成生活習慣。
以假當真
我收看電視節目時,會把它融入我的思想、性格、生活。
喜歡創作
我曾到美國冒險樂園,看見機動遊戲,我會有創作感,設計花巧、難度高的機動遊戲。
怕面對人
以前,我十分怕與人相處,我不會睬別人、關心別人,很怕與別人融洽。
以往,我生活於思想世界,有何體會?
新奇
原來,思考可以包括創作,有時,我會把遊戲機的難度,創作為不同的環境。
我玩了電子狗時,會把電子狗遊戲,創作為電子狗對戰外星人。
未信耶穌前,我會相像十字架、符、唸珠來驅鬼對象,我把驅鬼的東西當作對戰遊戲。
好奇
那時,我對不明白、新奇的,產生好奇。
通常,我會問人,或者在思想世界創造虛擬答案。
如何把自閉症的恩賜運用出來?
- 學習用心感受對方存在、價值觀、性格、待人處事。
- 關心自閉症人士,譬如聆聽、禱告、支持、愛心等。
- 在生活上善用創作,增添生活的色彩。
- 閱讀書本,領悟人生。
那時,我沒有朋友如何生活?
自己會隱藏自己,因為面對人際關係便會不順利、受傷害,
因此,透過隱藏自己得到思想的滿足。
那時,我沒有朋友的時候,便會把精神放在金錢、偶像等,
因為這些偶像是死物,容易給我控制。
為何沒有學歷證明?
我面對學校很大壓力,經常被老師、同學欺負。
其實,我欠缺表達技巧,因此,每天要上學時,會失眠、焦慮等。
由於,我在學校有不好的回憶,並全科滿江紅,因此,便把會考的成績表放在廢物箱。
往後,我會尋找一份無需學歷證明的工作,譬如派傳單、打字員、訪問員等。
由畢業後至第一份工作前,如何生活?
經濟方面
那時,我依靠傷殘津貼收入、零用錢收入。感恩的是媽媽每天給我港幣一百元的零用錢。
情緒方面
那時,我吃了百解憂的精神科藥物,引致自己脾氣暴躁,甚至,想玩電話、責罵人等。
時間分佈
那時,我會在早上十一時起床,然後,到社區中心看書、沉醉思考。
其實,我想要什麼歸屬感?
彼此接納
我融入任何組織,希望大家會接納我。
彼此欣賞
我融入任何組織,希望大家欣賞我的才華。
彼此認同
我融入任何組織,希望大家認同我的思維。
彼此相信
我融入任何組織,希望大家會把自己的心奉獻一個大家庭。
以前和現在對成功的定義有何不同?
以前
我的成功必須有別人認同我、聘用我。
由於,我很長時間與人隔絕,因此,在人際關係必須從頭學起。
現在
我的成功來自對自己的肯定、自我接納、退出戰略等。
其實,與其要別人認同,不如肯定自己、對自己坦誠。
以前,當我缺乏安全感時,有什麼影響?
現在,當我缺乏安全感時,會依靠誰?
以前
我缺乏安全感時,自己會產生焦慮、強迫行為、思想。
當時,我可以強迫檢查鬧鐘、對稱有二十至三十次。
由於,缺乏安全感會引致焦慮、強迫行為,令我經常失眠。
現在,我缺乏安全感時,會多與人分享、並相信神會陪伴我過著每天的生活。
現在
我會安排工作給自己做,譬如派傳單、去銀行、上網、靈修、肢體交通、社交生活等。
為何我有強迫症?
性格
由於,我曾被同學傷害,留下陰影,久而久之,形成對人防範。
焦慮
由於,我不停防範同學,造成對人不信任、懷疑的態度。
究竟強迫症如何影響我生活?
儀式
因為我經常對環境、人際關係、金錢有憂慮,
因此,我便透過行為儀式,減輕焦慮的攻擊。
重覆
由於,我的頭腦很清醒,每次做完儀式後,便會重組剛才的行為過程,
當思維被中斷時,便有不完美的感覺,再重覆儀式。
究竟我的自閉症和強迫症有什麼關係?
脫節
由於,自閉症是容易脫離人際圈子,而進入自己思想世界,久而久之,會造成孤獨性。
能力
由於,對現實認識是缺乏,因此,便會被現實環境、人、事物影響我的情緒,譬如焦慮等。
行為
由於,不懂得抒發自己的焦慮,便會做重覆的行為儀式。
2010年3月5日星期五
產婦年過40 易生自閉兒
http://www.worldjournal.com/view/full_us/5866590/article-%E7%94%A2%E5%A9%A6%E5%B9%B4%E9%81%8E40-%E6%98%93%E7%94%9F%E8%87%AA%E9%96%89%E5%85%92?instance=us_bull
編譯中心綜合華盛頓8日電
研究人員8日說,年逾40的婦女生下的孩子得自閉症的比率,比20多歲婦女高出大約50%,年逾40的父親生下自閉兒的比率,則比20多歲的父親高出36%。
一般認為父親的年紀是孩子得自閉症的關鍵因素,可是戴維斯加州大學的Janie Shelton主持的長達十年研究,對過去的理論構成挑戰。
對1990年代490萬件生育進行的檢討發現,母親的年紀每提高五歲,孩子得自閉症的可能性就增加18%。因此,年齡超過40的婦女生下自閉兒的比率,比25至29歲的婦女高出50%。
對年逾30才生育的母親,父親年紀較大對孩子得自閉症的可能性似乎沒有影響。但是,如父親年紀較大,而母親不滿30歲,孩子得自閉症的比率也會提高。
不滿25歲的母親和年逾40的父親生下的孩子,得自閉症的比率是25至29歲父親的兩倍;可是母親如年逾30,則沒有這種差別。
美國兒童估計每100個到110個就有一個得自閉症,而他們通常在三歲前開始出現社交和溝通技巧發展失調的跡象。
1990年代年逾40才生育的加州婦女增加了三倍以上,自閉症兒童則增加六倍。但是,研究人員發現自閉兒增加只有大約5%是母親高齡生產所致。
戴維斯加大2008年的研究發現一些產下自閉兒的婦女,體內有胎兒腦部蛋白質抗體。研究人員認為這有部分可能是生活環境存在的一些化學品在體內累積造成的。
不過,專家表示,高齡父母不必太擔心,因為年逾40才生育的婦女,孩子得自閉症的比率仍然低於千分之四。
http://www.worldjournal.com/view/full_us/5866590/article-%E7%94%A2%E5%A9%A6%E5%B9%B4%E9%81%8E40-%E6%98%93%E7%94%9F%E8%87%AA%E9%96%89%E5%85%92?instance=us_bull
編譯中心綜合華盛頓8日電
研究人員8日說,年逾40的婦女生下的孩子得自閉症的比率,比20多歲婦女高出大約50%,年逾40的父親生下自閉兒的比率,則比20多歲的父親高出36%。
一般認為父親的年紀是孩子得自閉症的關鍵因素,可是戴維斯加州大學的Janie Shelton主持的長達十年研究,對過去的理論構成挑戰。
對1990年代490萬件生育進行的檢討發現,母親的年紀每提高五歲,孩子得自閉症的可能性就增加18%。因此,年齡超過40的婦女生下自閉兒的比率,比25至29歲的婦女高出50%。
對年逾30才生育的母親,父親年紀較大對孩子得自閉症的可能性似乎沒有影響。但是,如父親年紀較大,而母親不滿30歲,孩子得自閉症的比率也會提高。
不滿25歲的母親和年逾40的父親生下的孩子,得自閉症的比率是25至29歲父親的兩倍;可是母親如年逾30,則沒有這種差別。
美國兒童估計每100個到110個就有一個得自閉症,而他們通常在三歲前開始出現社交和溝通技巧發展失調的跡象。
1990年代年逾40才生育的加州婦女增加了三倍以上,自閉症兒童則增加六倍。但是,研究人員發現自閉兒增加只有大約5%是母親高齡生產所致。
戴維斯加大2008年的研究發現一些產下自閉兒的婦女,體內有胎兒腦部蛋白質抗體。研究人員認為這有部分可能是生活環境存在的一些化學品在體內累積造成的。
不過,專家表示,高齡父母不必太擔心,因為年逾40才生育的婦女,孩子得自閉症的比率仍然低於千分之四。
http://www.worldjournal.com/view/full_us/5866590/article-%E7%94%A2%E5%A9%A6%E5%B9%B4%E9%81%8E40-%E6%98%93%E7%94%9F%E8%87%AA%E9%96%89%E5%85%92?instance=us_bull
免疫針禍害
信報財經新聞
2009年12月31日 | P35 | 副刊專欄 | 康和健 |
救救孩子 [By 顧小培]
有一類「新聞」,其實沒有什麼新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一次,除了人物、地點等細節,內容千篇一律。這都牽涉到高速公路:有人貪方便,在公路上想過去另一邊,本來前面有天橋,但須走一段路,上了樓梯還要走下來,再看看交通情況,好像車子不多,於是跑過馬路,卻突然有一輛車飛馳而至,走避不及,於是撞死。在統計數目而言,意外發生的機率不高,大多數不會出事,但正如俗語有道:「冇事就冇事,有事就大件事。」過馬路者只是貪一時方便,一失足成千古恨。
根據衛生署兒童免疫接種計劃,
嬰兒出生後應接受疫苗注射,四管齊下,乃是白喉、破傷風、百日咳及小兒麻痹四合一。為什麼將四種疫苗混在一起注射?看來看去,好像只是「方便」兩個字。一方面,嬰兒不須挨多幾針;另一方面,醫護人員工作量也輕了。不過,這個看起來像是雙贏的策略,結果可能是雙輸。
要解釋,須先稍稍說明免疫系統的操作。免疫系統主要有三類細胞:巨噬細胞、淋巴細胞和殲滅細胞。疫苗進入身體後,巨噬細胞趨前「吃掉」一些細菌和病毒,稍為消化後,會將它們的特徵放在自己的表面,呈示給淋巴細胞。在同一時間,巨噬細胞分泌幾種蛋白質(例如IL-1白介素一和TNF瘤腫壞死因子),用以激發整個免疫系統。淋巴細胞「看」到了(放在巨噬細胞表面的)敵人特徵後,會「度身訂造」一種叫抗體的蛋白質迎敵。訂造的過程至少需十四天。不過,將來倘若要「翻單」,即照樣再做多一批同樣的抗體,一至兩天便可以「起貨」。這便是疫苗的功效:先注射一些不足以傷害身體的細菌和病毒,讓免疫系統有「預早演習」作準備;及後若真的有敵人殺到,可以快速起動身體機能應付。
上述這策略敢情好;但若為了貪圖方便,四件事一起做(四合一疫苗),可能帶來大問題,問題來自上述的TNF。在同時圍攻四種細菌和病毒時,巨噬細胞需要分泌很多TNF。TNF若滲進了腦,會刺激腦組織中Microglia小膠質細胞的一個Glutaminase谷胺胺,再而將Glutamine谷胺胺轉為Glutamate谷胺酸鹽(J. Biol. Chem., Vol.281, pp.21362-21368);這便會出事。
因為大量的谷胺酸鹽能破壞神經細胞的觸鬚(又叫樹突Dendrite),從而減少神經細胞之間的接觸點(叫突觸Synapse)(Altern. Ther. Health Med., Vol.14, pp.46-53)。這會影響整個中樞神經的網絡(Networking),具體形容,像是本來想織布,卻織成魚網。神經細胞之間的聯絡少了,不太能觸類旁通,孩子便會遲鈍及自閉。是不是四合一疫苗注射必然會帶來災害?不是,這要視乎小孩的巨噬細胞分泌了多少TNF,又有多少TNF滲進了大腦。不過,「冇事就冇事,有事就大件事」。
2009年12月31日 | P35 | 副刊專欄 | 康和健 |
救救孩子 [By 顧小培]
有一類「新聞」,其實沒有什麼新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一次,除了人物、地點等細節,內容千篇一律。這都牽涉到高速公路:有人貪方便,在公路上想過去另一邊,本來前面有天橋,但須走一段路,上了樓梯還要走下來,再看看交通情況,好像車子不多,於是跑過馬路,卻突然有一輛車飛馳而至,走避不及,於是撞死。在統計數目而言,意外發生的機率不高,大多數不會出事,但正如俗語有道:「冇事就冇事,有事就大件事。」過馬路者只是貪一時方便,一失足成千古恨。
根據衛生署兒童免疫接種計劃,
嬰兒出生後應接受疫苗注射,四管齊下,乃是白喉、破傷風、百日咳及小兒麻痹四合一。為什麼將四種疫苗混在一起注射?看來看去,好像只是「方便」兩個字。一方面,嬰兒不須挨多幾針;另一方面,醫護人員工作量也輕了。不過,這個看起來像是雙贏的策略,結果可能是雙輸。
要解釋,須先稍稍說明免疫系統的操作。免疫系統主要有三類細胞:巨噬細胞、淋巴細胞和殲滅細胞。疫苗進入身體後,巨噬細胞趨前「吃掉」一些細菌和病毒,稍為消化後,會將它們的特徵放在自己的表面,呈示給淋巴細胞。在同一時間,巨噬細胞分泌幾種蛋白質(例如IL-1白介素一和TNF瘤腫壞死因子),用以激發整個免疫系統。淋巴細胞「看」到了(放在巨噬細胞表面的)敵人特徵後,會「度身訂造」一種叫抗體的蛋白質迎敵。訂造的過程至少需十四天。不過,將來倘若要「翻單」,即照樣再做多一批同樣的抗體,一至兩天便可以「起貨」。這便是疫苗的功效:先注射一些不足以傷害身體的細菌和病毒,讓免疫系統有「預早演習」作準備;及後若真的有敵人殺到,可以快速起動身體機能應付。
上述這策略敢情好;但若為了貪圖方便,四件事一起做(四合一疫苗),可能帶來大問題,問題來自上述的TNF。在同時圍攻四種細菌和病毒時,巨噬細胞需要分泌很多TNF。TNF若滲進了腦,會刺激腦組織中Microglia小膠質細胞的一個Glutaminase谷胺胺,再而將Glutamine谷胺胺轉為Glutamate谷胺酸鹽(J. Biol. Chem., Vol.281, pp.21362-21368);這便會出事。
因為大量的谷胺酸鹽能破壞神經細胞的觸鬚(又叫樹突Dendrite),從而減少神經細胞之間的接觸點(叫突觸Synapse)(Altern. Ther. Health Med., Vol.14, pp.46-53)。這會影響整個中樞神經的網絡(Networking),具體形容,像是本來想織布,卻織成魚網。神經細胞之間的聯絡少了,不太能觸類旁通,孩子便會遲鈍及自閉。是不是四合一疫苗注射必然會帶來災害?不是,這要視乎小孩的巨噬細胞分泌了多少TNF,又有多少TNF滲進了大腦。不過,「冇事就冇事,有事就大件事」。
重金屬的毒害
http://lovechildren.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673415
續「食物過敏及重金屬的毒性」的講座,有關重金屬的內容: 重金屬的毒害
李醫生說,接觸重金屬,如水銀、鉛、鎘及鋁,會增加患癌症機會。這個災害與三個情況有密切的關係:
-明顯的游離基的產生
-嚴重發炎
-破壞遺傳基因
常接觸的重金屬
砷(arsenic)、鉛(lead)、水銀(mercury)、鎘(cadmium)、鐵(iron)、鋁(aluminum)
- 砷: 來自顏料、染料、殺蟲劑、酒、海鮮、塑膠材料
- 鉛: 來自車輛排污物、油漆、喉管、罐頭食物、染髮用品、油墨
- 鎘: 來自鍊奶、貝殼類海鮮、香煙、油漆、顏料、空氣污染
- 鋁: 來自煮食器皿、止汗劑、鋁罐、油漆、補牙物料
- 水銀:來自補牙、水銀燈、海鮮、疫苗針、使膚色明亮的護膚品
以上全部重金屬都會傷害腦部或中樞神經系統的,所以對發育中的小孩的大腦,影響很大。
重金屬引致孩子學習問題
李醫生指出,當胎兒在母體中,有很多毒素可由母親傳給胎兒,其中一種便是水銀。它會干擾酵素,酵素是控制胎兒腦部的成長,即使腦部有很少的改變,都會造成將來多方面的問題,如學習、高層次的思維及其他腦部功能,如免疫、荷爾蒙及消化系統。他播放了一段短片,顯示作實驗的老鼠腦細胞被水銀侵害後,神經細胞的突觸(用作連繫其他腦細胞)越縮越短。要知道腦細胞要建立網絡,來傳遞訊息的,所以水銀對大腦的功能,影響極之深遠。
排水銀:
高純度的綠藻(chlorella)及螺旋藻(spirulina),可與水銀結合成螯合物,把水銀排出身體。如每天食用,也可把鉛及鋁排出身體。
其他營養治療:
-必須脂肪酸(奧米加 3)
-亞麻籽油或黑加侖籽油
-蘋果醋
http://lovechildren.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673415
相關文章:大腦的飲食營養
續「食物過敏及重金屬的毒性」的講座,有關重金屬的內容: 重金屬的毒害
李醫生說,接觸重金屬,如水銀、鉛、鎘及鋁,會增加患癌症機會。這個災害與三個情況有密切的關係:
-明顯的游離基的產生
-嚴重發炎
-破壞遺傳基因
常接觸的重金屬
砷(arsenic)、鉛(lead)、水銀(mercury)、鎘(cadmium)、鐵(iron)、鋁(aluminum)
- 砷: 來自顏料、染料、殺蟲劑、酒、海鮮、塑膠材料
- 鉛: 來自車輛排污物、油漆、喉管、罐頭食物、染髮用品、油墨
- 鎘: 來自鍊奶、貝殼類海鮮、香煙、油漆、顏料、空氣污染
- 鋁: 來自煮食器皿、止汗劑、鋁罐、油漆、補牙物料
- 水銀:來自補牙、水銀燈、海鮮、疫苗針、使膚色明亮的護膚品
以上全部重金屬都會傷害腦部或中樞神經系統的,所以對發育中的小孩的大腦,影響很大。
重金屬引致孩子學習問題
李醫生指出,當胎兒在母體中,有很多毒素可由母親傳給胎兒,其中一種便是水銀。它會干擾酵素,酵素是控制胎兒腦部的成長,即使腦部有很少的改變,都會造成將來多方面的問題,如學習、高層次的思維及其他腦部功能,如免疫、荷爾蒙及消化系統。他播放了一段短片,顯示作實驗的老鼠腦細胞被水銀侵害後,神經細胞的突觸(用作連繫其他腦細胞)越縮越短。要知道腦細胞要建立網絡,來傳遞訊息的,所以水銀對大腦的功能,影響極之深遠。
排水銀:
高純度的綠藻(chlorella)及螺旋藻(spirulina),可與水銀結合成螯合物,把水銀排出身體。如每天食用,也可把鉛及鋁排出身體。
其他營養治療:
-必須脂肪酸(奧米加 3)
-亞麻籽油或黑加侖籽油
-蘋果醋
http://lovechildren.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673415
相關文章:大腦的飲食營養
大腦的飲食營養
http://lovechildren.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2151796
早前中心的社工邀請我寫了篇有關飲食營養的文章, 現在刊登於協康會出版的刊物--
同心語(2009年冬季-主題是食物營養與健康)
大腦的飲食營養(p.22), 希望跟大家分享。
原文如下:
大腦的飲食營養 [柏浠媽媽]
談到小朋友的飲食營養,大部分家長只著重孩子是否長得肥肥白白。其實現時位列兒童飲食營養問題的首位是過胖,所以家長不別擔心孩子吃不夠。對我而言,孩子的身高和體重固然重要,然而大腦的營養更不容忽視。作為患自閉症、發展遲緩、有學習障礙等孩子的家長,面對孩子情緒不穏定、專注力弱、學習能力低等煩惱,都想盡辦法為孩子做各式各樣的訓練。但原來食物吃得對,能大大強化大腦的功能,提高學習能力,改善惡劣行為,加強訓練的效果。
怎樣才算吃得對呢?簡單來說,應多吃益腦食物,盡量少吃,甚至不吃危害大腦運作的食物。研究顯示,自閉症、過度活躍症兒童的體內普遍缺乏必需脂肪酸等營養,卻含有過量的重金屬等毒素。
大腦的必需脂肪酸包括Omega-3和Omega-6,除了有助減少過敏、哮喘和濕疹外,跟我們的IQ和EQ都很有關係。脂肪酸是大腦神經元的重要組成成分,是孩子腦部發育的基礎,有助注意力集中、增能記憶、穏定情緒,對學習尤為重要。人體是不能自我製造這類脂肪酸的,故必須從飲食吸收,其來源除了魚外,還有合桃、植物種子及種子冷壓製成的植物油。
傷害大腦的毒素則包括重金屬、各種化學食品添加劑。因為全球環境污染,市售的魚類和海鮮都有重金屬問題,尤其是體型較大的魚類。一周內不宜吃太多魚,或選購有機魚、體型較小的魚,或以其他植物性食物代替脂肪酸的需要。
蔬菜和水果抗氧化成分高的,而且有助排便。從兒子小時候我便培養他吃各類水果,他最愛吃的火龍果含有一種白蛋白的特別成分,會與體內重金屬結合,排出體外,是一種既美味又健康的水果。至於果汁,我會以新鮮水果榨汁。因為鮮榨果汁營養最高(即榨即飲),而包裝飲品的真正果汁成分低,糖分高,更多了很多損腦的防腐劑、色素和人造調味。
孩子的飲食習慣是自小培養的,若從小便浸淫於濃厚的人工味道,便難怪他們不愛吃味道較清淡但健康天然的蔬菜。
吃:
1.必需脂肪酸Omega 3&6
如富含魚油的魚(但現時很多魚都含有重金屬問題)、合桃及植物種子(亞麻籽、葵花子、南瓜子等)或這些植物冷壓製成的植物油。
2.磷脂
使神經系統不受干擾地傳送大腦指令,令人思考敏捷。食物來源:蛋黃、大豆、動物內臟。
3.維他命B雜
強化腦部細胞,尤其B12,對神經系統健康非常重要。攝入適量維他命B雜是保証大腦和精神健漮的先決條件。食物來源:豬肝、雞肝、肉類、全穀類食品。
4.排重金屬食物
如芫茜、大蒜、火龍果、螺旋藻、果膠(如蘋果皮的部分)
5.富含抗氧化物的食物,如水果、蔬菜。
少吃/不吃:
1.精製食物──如白麵粉、白糖等
2.有害脂肪──包括油炸食品、反式脂肪,多在保存期長的蛋糕、餅乾。
3.化學食品添加劑──含防腐劑、染色素、膨漲劑、人造香料食物和飲品,如腸仔、火腿、紅腸、蛋糕、汽水等
4.有毒礦物質(重金屬)──含水銀、鋁等食物,如深海魚、海鮮等
5.食物致敏原──引起過敏的食物
6.含咖啡因飲品──容易令孩子亢奮,亦會加速身體鈣質流失,如汽水、茶、咖啡。
補腦建議:
1.以生果、乾果、果仁作零食,取代糖果或薯片
2.主糧除了白米(白米屬精製食物)外,可選擇更富營養的糙米、小 米、藜麥等,可溝米吃。
3.選擇不同顏色的食物,如深綠蔬菜、紅蘿蔔、黑木耳、紫椰菜、番薯,顏色越豐富,營 養成分越高。
4.要交替吃不同種類食物,以防引致某類食物過敏問題。
http://lovechildren.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2151796
相關文章:重金屬的毒害
早前中心的社工邀請我寫了篇有關飲食營養的文章, 現在刊登於協康會出版的刊物--
同心語(2009年冬季-主題是食物營養與健康)
大腦的飲食營養(p.22), 希望跟大家分享。
原文如下:
大腦的飲食營養 [柏浠媽媽]
談到小朋友的飲食營養,大部分家長只著重孩子是否長得肥肥白白。其實現時位列兒童飲食營養問題的首位是過胖,所以家長不別擔心孩子吃不夠。對我而言,孩子的身高和體重固然重要,然而大腦的營養更不容忽視。作為患自閉症、發展遲緩、有學習障礙等孩子的家長,面對孩子情緒不穏定、專注力弱、學習能力低等煩惱,都想盡辦法為孩子做各式各樣的訓練。但原來食物吃得對,能大大強化大腦的功能,提高學習能力,改善惡劣行為,加強訓練的效果。
怎樣才算吃得對呢?簡單來說,應多吃益腦食物,盡量少吃,甚至不吃危害大腦運作的食物。研究顯示,自閉症、過度活躍症兒童的體內普遍缺乏必需脂肪酸等營養,卻含有過量的重金屬等毒素。
大腦的必需脂肪酸包括Omega-3和Omega-6,除了有助減少過敏、哮喘和濕疹外,跟我們的IQ和EQ都很有關係。脂肪酸是大腦神經元的重要組成成分,是孩子腦部發育的基礎,有助注意力集中、增能記憶、穏定情緒,對學習尤為重要。人體是不能自我製造這類脂肪酸的,故必須從飲食吸收,其來源除了魚外,還有合桃、植物種子及種子冷壓製成的植物油。
傷害大腦的毒素則包括重金屬、各種化學食品添加劑。因為全球環境污染,市售的魚類和海鮮都有重金屬問題,尤其是體型較大的魚類。一周內不宜吃太多魚,或選購有機魚、體型較小的魚,或以其他植物性食物代替脂肪酸的需要。
蔬菜和水果抗氧化成分高的,而且有助排便。從兒子小時候我便培養他吃各類水果,他最愛吃的火龍果含有一種白蛋白的特別成分,會與體內重金屬結合,排出體外,是一種既美味又健康的水果。至於果汁,我會以新鮮水果榨汁。因為鮮榨果汁營養最高(即榨即飲),而包裝飲品的真正果汁成分低,糖分高,更多了很多損腦的防腐劑、色素和人造調味。
孩子的飲食習慣是自小培養的,若從小便浸淫於濃厚的人工味道,便難怪他們不愛吃味道較清淡但健康天然的蔬菜。
吃:
1.必需脂肪酸Omega 3&6
如富含魚油的魚(但現時很多魚都含有重金屬問題)、合桃及植物種子(亞麻籽、葵花子、南瓜子等)或這些植物冷壓製成的植物油。
2.磷脂
使神經系統不受干擾地傳送大腦指令,令人思考敏捷。食物來源:蛋黃、大豆、動物內臟。
3.維他命B雜
強化腦部細胞,尤其B12,對神經系統健康非常重要。攝入適量維他命B雜是保証大腦和精神健漮的先決條件。食物來源:豬肝、雞肝、肉類、全穀類食品。
4.排重金屬食物
如芫茜、大蒜、火龍果、螺旋藻、果膠(如蘋果皮的部分)
5.富含抗氧化物的食物,如水果、蔬菜。
少吃/不吃:
1.精製食物──如白麵粉、白糖等
2.有害脂肪──包括油炸食品、反式脂肪,多在保存期長的蛋糕、餅乾。
3.化學食品添加劑──含防腐劑、染色素、膨漲劑、人造香料食物和飲品,如腸仔、火腿、紅腸、蛋糕、汽水等
4.有毒礦物質(重金屬)──含水銀、鋁等食物,如深海魚、海鮮等
5.食物致敏原──引起過敏的食物
6.含咖啡因飲品──容易令孩子亢奮,亦會加速身體鈣質流失,如汽水、茶、咖啡。
補腦建議:
1.以生果、乾果、果仁作零食,取代糖果或薯片
2.主糧除了白米(白米屬精製食物)外,可選擇更富營養的糙米、小 米、藜麥等,可溝米吃。
3.選擇不同顏色的食物,如深綠蔬菜、紅蘿蔔、黑木耳、紫椰菜、番薯,顏色越豐富,營 養成分越高。
4.要交替吃不同種類食物,以防引致某類食物過敏問題。
http://lovechildren.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2151796
相關文章:重金屬的毒害
沒有牆的世界: 港台劇集--自閉特色孩子 (15)
http://www.rthk.org.hk/asx/rthk/tv/wall_less/20100131.asx
公約第3條「一般原則」第4則:「尊重差異,接受殘疾人是人的多樣性的一部分和人類的一份子。」學習欣賞不同的生命狀態,「差異」才得以成為生活常態中的一種必然存在,而且被尊重。
自小被評定為「自閉症」的祖傑,害怕嘈雜和擠迫的環境,搬到新界居住後, 他在大自然中找到了朋友。升中四那年,祖傑最怕表演藝術科,因為他不喜歡站在人前說話。祖傑的資優妹妹祖曼亦入讀同校中一,並加入了學校樂團準備參加比賽,卻被團友排斥,她不想跟別人比較,決定退出。表演藝術科工作坊裡的個人分享,令祖傑重新了解自己,他準備踏出第一步回應大家。工作坊與樂團比賽同日,妹妹歡歡喜喜的踏出會場享受演出的快樂,祖傑亦鼓起勇氣站出來......
導演:陳榮錦
編劇:鄭智雄
演員:許素瑩、薛立賢、劉哲
播映時間:2010年1月31日晚上7時無綫電視翡翠台
小學時,祖傑很快便能完成默書,獨自與塵埃玩樂。

祖傑年幼時情緒容易不穩,父母都感到身心疲憊。

搬到郊區後,大自然成為祖傑兒時的主要玩伴。

曾想過退出樂團的祖曼,最後放下包袱,享受演奏音樂的樂趣。
http://www.rthk.org.hk/asx/rthk/tv/wall_less/20100131.asx
公約第3條「一般原則」第4則:「尊重差異,接受殘疾人是人的多樣性的一部分和人類的一份子。」學習欣賞不同的生命狀態,「差異」才得以成為生活常態中的一種必然存在,而且被尊重。
自小被評定為「自閉症」的祖傑,害怕嘈雜和擠迫的環境,搬到新界居住後, 他在大自然中找到了朋友。升中四那年,祖傑最怕表演藝術科,因為他不喜歡站在人前說話。祖傑的資優妹妹祖曼亦入讀同校中一,並加入了學校樂團準備參加比賽,卻被團友排斥,她不想跟別人比較,決定退出。表演藝術科工作坊裡的個人分享,令祖傑重新了解自己,他準備踏出第一步回應大家。工作坊與樂團比賽同日,妹妹歡歡喜喜的踏出會場享受演出的快樂,祖傑亦鼓起勇氣站出來......
導演:陳榮錦
編劇:鄭智雄
演員:許素瑩、薛立賢、劉哲
播映時間:2010年1月31日晚上7時無綫電視翡翠台


祖傑年幼時情緒容易不穩,父母都感到身心疲憊。

搬到郊區後,大自然成為祖傑兒時的主要玩伴。

曾想過退出樂團的祖曼,最後放下包袱,享受演奏音樂的樂趣。
http://www.rthk.org.hk/asx/rthk/tv/wall_less/20100131.asx
2010年3月2日星期二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