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14日星期一
10種讓自閉兒注視您眼神的方法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1) 蹲下來,讓自己的視線與孩子平行,除非您站著時與他一樣高。
2) 將容易吸引孩子注意力的刺激物,移開他的視線,不然就將該刺激物擺放在您和他的視線之間。
3) 捲起一張紙或書本變成望遠鏡,與孩子一起玩眼神相互對視遊戲。
4) 發揮創意,彩繪自己的臉,讓孩子對您特別的臉感到好奇與興趣,但色彩千萬不要嚇倒孩子。
5) 將吸引孩子注意力的貼紙圖樣,貼在自己的兩眼之間,嘗試讓孩子在撕下貼紙時能夠看著您。
6) 一起與孩子照鏡子,讓他從鏡子中注視到身旁的您和眼神。
7) 注視著孩子,先不急著與他說話,當他眼神注視著您時,再開口。
8) 當孩子想拿走您手上的物品時,記得先看著他並緊握著物品不放,除非孩子眼神注視著您,再將手輕輕放開。
9) 多與孩子一起玩丟接球或互推小汽車遊戲,試著以不同的距離讓他嘗試看著您。
10) 多微笑看著孩子,您的笑容終將吸引孩子眼神的注視。
.讓孩子注視您眼神的方法一定不止以上10種,一起腦力激盪一下,您一定也可以找出屬於自己與孩子的另外10種方法。
http://blog.xuite.net/atozwyc/blog/15472828
2) 將容易吸引孩子注意力的刺激物,移開他的視線,不然就將該刺激物擺放在您和他的視線之間。
3) 捲起一張紙或書本變成望遠鏡,與孩子一起玩眼神相互對視遊戲。
4) 發揮創意,彩繪自己的臉,讓孩子對您特別的臉感到好奇與興趣,但色彩千萬不要嚇倒孩子。
5) 將吸引孩子注意力的貼紙圖樣,貼在自己的兩眼之間,嘗試讓孩子在撕下貼紙時能夠看著您。
6) 一起與孩子照鏡子,讓他從鏡子中注視到身旁的您和眼神。
7) 注視著孩子,先不急著與他說話,當他眼神注視著您時,再開口。
8) 當孩子想拿走您手上的物品時,記得先看著他並緊握著物品不放,除非孩子眼神注視著您,再將手輕輕放開。
9) 多與孩子一起玩丟接球或互推小汽車遊戲,試著以不同的距離讓他嘗試看著您。
10) 多微笑看著孩子,您的笑容終將吸引孩子眼神的注視。
.讓孩子注視您眼神的方法一定不止以上10種,一起腦力激盪一下,您一定也可以找出屬於自己與孩子的另外10種方法。
http://blog.xuite.net/atozwyc/blog/15472828
看書?翻書?閱讀?分辨亞斯伯格與自閉兒的行為模式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閱讀或看書,普遍是大人最願意接受,最願意看到孩子的一種習慣或興趣。
但是當亞斯伯格或自閉兒出現看書?翻書?該如何與一般閱讀做區別?
--------------------------------------------------------------------------------
對於有些亞斯伯格兒童來說,當面對不知所措的問題情境時,例如不知道與同儕說什麼,或活動開始初期,或該做的事情完成之後,接下來不知道做什麼,或無法理解當下正在進行的活動內容等,此時,有些亞斯伯格兒童會選擇以看書來因應與調適壓力。
在看書的當下,能夠使亞斯伯格兒童轉移注意力在書本上,或文字、數字符號中,以減緩上述不知所措可能帶來的壓力與焦慮。
當遇見亞斯伯格兒童在這種情況下看書,如果誤解該行為可能存在的意思,反而選擇繼續讓其看書,此時,容易錯失協助這些孩子融入情境的機會。
當然,對於有些亞斯伯格兒童,閱讀或是書本上的文字、數字等符號真的是一種讓他特別感到自在、愉悅的嗜好、興趣。
--------------------------------------------------------------------------------
如何有效分辨看書是嗜好、興趣,或孩子為減緩焦慮而出現的轉移行為,建議您可從孩子的臉部表情、肢體動作、情緒反應等加以辨識。
如為前者,孩子明顯傾向於輕鬆、自在、愉悅或興奮情緒反應較多。如為後者,孩子則傾向於安靜、不自在、臉部表情僵硬、笑容少。
--------------------------------------------------------------------------------
同樣地,有些自閉兒在焦慮的狀況下,類似前面所提及的可能原因,也容易出現疑似看書行為,或者說是翻書應該較為貼切。
往往在此情況下,孩子容易出現反覆翻書的動作,速度較快,與一般慢慢閱讀或看書的行為模式不同。
當您發現自閉兒選擇快速翻書,此時,建議您優先判斷孩子在當下情境中可能面臨什麼壓力源,並嘗試從處理該壓力源著手。
例如當自閉兒原先預期要進行拼圖遊戲,隨後發現活動內容被更改、取消,使其當下無法調適突如其來的改變,隨後則衍生出翻書行為(類似自我刺激)。
此時,建議您,或許可立即給予孩子能力範圍內,或所感興趣的活動替換,使其能夠適時進入狀況,專注於情境中。
--------------------------------------------------------------------------------
當您下次再遇見亞斯伯格或自閉兒看書或翻書,思考一下,是他正在享受閱讀,或是他正在面對焦慮。或許您就比較能夠知道下一步該如何走(讓他繼續看或中斷讓他看或協助調整其壓力源)。
http://blog.xuite.net/atozwyc/blog/20888228
但是當亞斯伯格或自閉兒出現看書?翻書?該如何與一般閱讀做區別?
--------------------------------------------------------------------------------
對於有些亞斯伯格兒童來說,當面對不知所措的問題情境時,例如不知道與同儕說什麼,或活動開始初期,或該做的事情完成之後,接下來不知道做什麼,或無法理解當下正在進行的活動內容等,此時,有些亞斯伯格兒童會選擇以看書來因應與調適壓力。
在看書的當下,能夠使亞斯伯格兒童轉移注意力在書本上,或文字、數字符號中,以減緩上述不知所措可能帶來的壓力與焦慮。
當遇見亞斯伯格兒童在這種情況下看書,如果誤解該行為可能存在的意思,反而選擇繼續讓其看書,此時,容易錯失協助這些孩子融入情境的機會。
當然,對於有些亞斯伯格兒童,閱讀或是書本上的文字、數字等符號真的是一種讓他特別感到自在、愉悅的嗜好、興趣。
--------------------------------------------------------------------------------
如何有效分辨看書是嗜好、興趣,或孩子為減緩焦慮而出現的轉移行為,建議您可從孩子的臉部表情、肢體動作、情緒反應等加以辨識。
如為前者,孩子明顯傾向於輕鬆、自在、愉悅或興奮情緒反應較多。如為後者,孩子則傾向於安靜、不自在、臉部表情僵硬、笑容少。
--------------------------------------------------------------------------------
同樣地,有些自閉兒在焦慮的狀況下,類似前面所提及的可能原因,也容易出現疑似看書行為,或者說是翻書應該較為貼切。
往往在此情況下,孩子容易出現反覆翻書的動作,速度較快,與一般慢慢閱讀或看書的行為模式不同。
當您發現自閉兒選擇快速翻書,此時,建議您優先判斷孩子在當下情境中可能面臨什麼壓力源,並嘗試從處理該壓力源著手。
例如當自閉兒原先預期要進行拼圖遊戲,隨後發現活動內容被更改、取消,使其當下無法調適突如其來的改變,隨後則衍生出翻書行為(類似自我刺激)。
此時,建議您,或許可立即給予孩子能力範圍內,或所感興趣的活動替換,使其能夠適時進入狀況,專注於情境中。
--------------------------------------------------------------------------------
當您下次再遇見亞斯伯格或自閉兒看書或翻書,思考一下,是他正在享受閱讀,或是他正在面對焦慮。或許您就比較能夠知道下一步該如何走(讓他繼續看或中斷讓他看或協助調整其壓力源)。
http://blog.xuite.net/atozwyc/blog/20888228
當自閉兒遇見新玩具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自閉兒面對『新』這回事,總是退避三舍。
.自閉兒接觸『新』這刺激,總是伴隨焦慮。
.這些『新』,無論是新玩具、新人物、新刺激、新環境、新經驗,對自閉兒總是深感陌生。
.因為陌生,所以須要一些時間調適,甚至於更長的時間適應。
.如何誘發自閉兒願意接受新玩具?進而開始願意玩玩具,分享一些實務建議提供予您參考。
.基本原則,漸進、漸進、漸進,一步一步來,給自閉兒一些時間適應這些新刺激。
.大人先動手玩,先不強迫自閉兒也要馬上玩。
.大人先在自閉兒面前玩給他看,同時觀察他是否出現注意或迴避反應。
.當大人將新玩具拿出來之前,請記得先移除容易引起自閉兒過度注意的刺激物。
.由於自閉兒在接觸新玩具時,常反應出不自在的情緒反應及逃避行為,同時容易因此四處走動或自我刺激,而逃離或迴避這些新玩具刺激。
.為預防如此情況發生,此時記得善用角落原則,也就是說,讓孩子坐在角落前,大人則選擇面對角落坐著,並與孩子面對面,透過牆壁與牆璧所形成的物理空間限制,以減少自閉兒四處走動的機會。
.當發現自閉兒願意坐下來,甚至於看著大人玩,此時,建議適時給予他玩遊戲的機會,例如當大人蓋積木城堡時,可順勢給孩子一些積木,並請他一起幫忙建構城堡,同時觀察孩子的反應是接受?是拒絕?是模仿大人?還是以自己的方式玩創意。
http://blog.xuite.net/atozwyc/blog/25230566
.自閉兒接觸『新』這刺激,總是伴隨焦慮。
.這些『新』,無論是新玩具、新人物、新刺激、新環境、新經驗,對自閉兒總是深感陌生。
.因為陌生,所以須要一些時間調適,甚至於更長的時間適應。
.如何誘發自閉兒願意接受新玩具?進而開始願意玩玩具,分享一些實務建議提供予您參考。
.基本原則,漸進、漸進、漸進,一步一步來,給自閉兒一些時間適應這些新刺激。
.大人先動手玩,先不強迫自閉兒也要馬上玩。
.大人先在自閉兒面前玩給他看,同時觀察他是否出現注意或迴避反應。
.當大人將新玩具拿出來之前,請記得先移除容易引起自閉兒過度注意的刺激物。
.由於自閉兒在接觸新玩具時,常反應出不自在的情緒反應及逃避行為,同時容易因此四處走動或自我刺激,而逃離或迴避這些新玩具刺激。
.為預防如此情況發生,此時記得善用角落原則,也就是說,讓孩子坐在角落前,大人則選擇面對角落坐著,並與孩子面對面,透過牆壁與牆璧所形成的物理空間限制,以減少自閉兒四處走動的機會。
.當發現自閉兒願意坐下來,甚至於看著大人玩,此時,建議適時給予他玩遊戲的機會,例如當大人蓋積木城堡時,可順勢給孩子一些積木,並請他一起幫忙建構城堡,同時觀察孩子的反應是接受?是拒絕?是模仿大人?還是以自己的方式玩創意。
http://blog.xuite.net/atozwyc/blog/25230566
當自閉兒即將就讀普通班:入學前準備建議(2)[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當自閉兒進入國小普通班就讀前,有件事必須考慮,孩子是否能夠在大班級的情況下(資源班、特教班除外),維持適當的活動量、專注力與持續性在座位上?
.首先您可以先想一想,孩子目前在家,坐在桌子前、椅子上平靜地時間有多長?
.小學一節課40分鐘,那現在我們的孩子能夠維持幾分鐘?
.如果可以平靜而沒有激躁情緒或自我刺激或四處走動行為,此時孩子大都在做什麼?
.是靜態操作?無論是早療階段所練習的拼圖、配對、積木堆疊。
.是紙筆練習?無論是注音符號或數字的仿寫、連連看、走迷宮、塗鴉或繪畫。
.開學前,別忘了讓家中孩子練習平靜坐下來這件事。
.如同面對自閉兒任何事,按部就班,一步一步來,試著開始10分鐘、20分鐘、30分鐘,以至於40分鐘,以練習好未來在普通班的基本功。
http://blog.xuite.net/atozwyc/blog/25579803
.首先您可以先想一想,孩子目前在家,坐在桌子前、椅子上平靜地時間有多長?
.小學一節課40分鐘,那現在我們的孩子能夠維持幾分鐘?
.如果可以平靜而沒有激躁情緒或自我刺激或四處走動行為,此時孩子大都在做什麼?
.是靜態操作?無論是早療階段所練習的拼圖、配對、積木堆疊。
.是紙筆練習?無論是注音符號或數字的仿寫、連連看、走迷宮、塗鴉或繪畫。
.開學前,別忘了讓家中孩子練習平靜坐下來這件事。
.如同面對自閉兒任何事,按部就班,一步一步來,試著開始10分鐘、20分鐘、30分鐘,以至於40分鐘,以練習好未來在普通班的基本功。
http://blog.xuite.net/atozwyc/blog/25579803
當自閉兒即將就讀普通班:入學前準備建議(1)(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
.關於自閉兒進入普通班就讀,有件事必須考慮的是孩子是否能夠在長距離的情況下,維持課堂的專注力與持續性。
.這裡所謂的長距離,指的是在一般教室裡,自閉兒的座位與黑板之間的距離。
.對於自閉兒來說,從幼托園所轉銜至小學階段,有許多『事物』都起了變化。
.而這些不一樣的情境或環境,往往也挑戰著自閉兒的適應力與專注力。
.有些自閉兒在早期療育或幼托園所階段,多數時間常處於近距離的一對一教學,或者是身旁常須要有大人的陪伴。
.當一進入小學普通班上課時,突然與教學的老師與黑板拉長一段距離時,此時自閉兒的適應與專注將更形困難,特別是當上課內容趨於抽象的學科教學,無論是國語或數學。
.當您家中的自閉兒即將進入小學普通班就讀,建議您多利用入學前這段期間,在家裡試著以大白板或全開白色壁報紙,讓孩子嘗試經驗在長距離的情境下與您進行學習互動,此時您的角色有如教室老師一般。
.初期在學習內容提供上,建議您可先以孩子熟悉的內容為主,使得他在接受新的長距離經驗上能夠更快進入狀況,讓未來的班級融合適應又向前進一步。
http://blog.xuite.net/atozwyc/blog/25478563
.這裡所謂的長距離,指的是在一般教室裡,自閉兒的座位與黑板之間的距離。
.對於自閉兒來說,從幼托園所轉銜至小學階段,有許多『事物』都起了變化。
.而這些不一樣的情境或環境,往往也挑戰著自閉兒的適應力與專注力。
.有些自閉兒在早期療育或幼托園所階段,多數時間常處於近距離的一對一教學,或者是身旁常須要有大人的陪伴。
.當一進入小學普通班上課時,突然與教學的老師與黑板拉長一段距離時,此時自閉兒的適應與專注將更形困難,特別是當上課內容趨於抽象的學科教學,無論是國語或數學。
.當您家中的自閉兒即將進入小學普通班就讀,建議您多利用入學前這段期間,在家裡試著以大白板或全開白色壁報紙,讓孩子嘗試經驗在長距離的情境下與您進行學習互動,此時您的角色有如教室老師一般。
.初期在學習內容提供上,建議您可先以孩子熟悉的內容為主,使得他在接受新的長距離經驗上能夠更快進入狀況,讓未來的班級融合適應又向前進一步。
http://blog.xuite.net/atozwyc/blog/25478563
當五感刺激向自閉兒迎面飛來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
.自閉兒的感官是相當敏感的,無論是視覺、聽覺、觸覺、嗅覺或味覺。
.或許我們很難去理解、想像或感受這些差異有如何的天壤之別。
.自閉兒對於感官刺激的反應,相對於一般孩子可能是X5、 X10、X50 、X100或 X500倍,當然在感官刺激上也可能出現低度敏感而毫無反應。
.對於多數對感官刺激過度敏感,或超載的自閉兒來說,或許可以想像在經驗這些感官刺激的當下,可能存在多少難以承受之重、痛與不適。
.特別是當孩子又苦於情感表達上的限制與困難,這時,情緒上的波濤洶湧與行為上的驚濤駭浪或許可以讓人體會與想像。
.試著體會為什麼自閉兒對於舞動的旋轉椅、波動的杯水、閃爍的小綠人會感到異常的興奮。
.試著感受自閉兒在一陣突然尖叫後,雙手緊摀住耳朵的聽覺不適,或許當下僅是同學的嘻鬧聲、施工聲、冷氣空調轉動聲,或緊急煞車聲。
.試著同理解為什麼有些自閉兒對於您的肢體碰觸,會馬上激動閃躲、逃開。或許您認為僅是輕輕拍拍肩膀,當然他的反應可能也讓您措手不及。
.試著化身為自閉兒去感受,為什麼他喜歡或身不由己地嗅聞讓您意想不到的味道,無論是排氣管或清潔劑,也許如此奇異的行為模式會讓您感到厭惡或難以接受。
.試著從自閉兒的立場,去思考為什麼對於手中的物品,總是喜歡或不由自主地拿起來放在口中咬或咀嚼,當然您也會發現他對於某些味覺非常的敏感與排斥,無論是特定的蔬菜或水果。
.對於感官訊息接收與處理上的異常、困難與障礙,並非這些孩子所願,也非他們所能控制。
.感同身受這些孩子所受的苦,或許能讓大人在面對療育上或教學上的不耐、挫折、灰心與挫敗時,再次燃起養育與教學行動上的動力,一股讓自閉兒跨步向前成長的正向能量。
http://blog.xuite.net/atozwyc/blog/25971695
.或許我們很難去理解、想像或感受這些差異有如何的天壤之別。
.自閉兒對於感官刺激的反應,相對於一般孩子可能是X5、 X10、X50 、X100或 X500倍,當然在感官刺激上也可能出現低度敏感而毫無反應。
.對於多數對感官刺激過度敏感,或超載的自閉兒來說,或許可以想像在經驗這些感官刺激的當下,可能存在多少難以承受之重、痛與不適。
.特別是當孩子又苦於情感表達上的限制與困難,這時,情緒上的波濤洶湧與行為上的驚濤駭浪或許可以讓人體會與想像。
.試著體會為什麼自閉兒對於舞動的旋轉椅、波動的杯水、閃爍的小綠人會感到異常的興奮。
.試著感受自閉兒在一陣突然尖叫後,雙手緊摀住耳朵的聽覺不適,或許當下僅是同學的嘻鬧聲、施工聲、冷氣空調轉動聲,或緊急煞車聲。
.試著同理解為什麼有些自閉兒對於您的肢體碰觸,會馬上激動閃躲、逃開。或許您認為僅是輕輕拍拍肩膀,當然他的反應可能也讓您措手不及。
.試著化身為自閉兒去感受,為什麼他喜歡或身不由己地嗅聞讓您意想不到的味道,無論是排氣管或清潔劑,也許如此奇異的行為模式會讓您感到厭惡或難以接受。
.試著從自閉兒的立場,去思考為什麼對於手中的物品,總是喜歡或不由自主地拿起來放在口中咬或咀嚼,當然您也會發現他對於某些味覺非常的敏感與排斥,無論是特定的蔬菜或水果。
.對於感官訊息接收與處理上的異常、困難與障礙,並非這些孩子所願,也非他們所能控制。
.感同身受這些孩子所受的苦,或許能讓大人在面對療育上或教學上的不耐、挫折、灰心與挫敗時,再次燃起養育與教學行動上的動力,一股讓自閉兒跨步向前成長的正向能量。
http://blog.xuite.net/atozwyc/blog/25971695
認識自閉兒自我刺激行為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在多數自閉症兒童身上常會出現自我刺激行為,這些行為除可能滿足他本身的需求外,通常也傳達出這些孩子在內在情緒表達上的限制或焦慮等情緒。
多數自閉症兒童在自我刺激的情況下,往往窄化他們對周遭其他訊息的注意,例如您所要教導他的學習內容,使得對認知學習及人際互動發展產生妨礙。除此之外,自我刺激行為也容易造成班級老師在教學上的干擾,及孩子本身身體上的傷害。
以下列出常見自閉症兒童的自我刺激行為予您參考,唯每一位自閉症兒童的自我刺激行為常存在異質性,或同一位自閉症兒童自我刺激行為會隨時間不同而變化或反覆出現。
1) 屬於視覺的自我刺激:反覆開關電燈、喜歡觀看旋轉或閃爍的燈光變化、斜視或傾向以某一角度看東西、持續注視手指在眼前晃動、專注於抽水馬桶的沖水等。
2) 屬於聽覺的自我刺激:用手輕輕撥弄耳朵並專注在該撥弄聲、專注於翻閱書本的聲音、喜歡物品摩擦聲、敲打物品發出聲音等。
3) 屬於味覺的自我刺激:喜歡將東西或玩具放進嘴巴咬、喜歡舔東西。
4) 屬於嗅覺的自我刺激:趨近對方嗅聞頭髮、身體或衣服味道、嗅聞自己的腳指頭、容易被特定味道吸引等。
5) 屬於觸覺的自我刺激:喜歡用手碰觸或摩擦物體表面、用臉或手去碰觸或摩擦對方皮膚、反覆抓癢、玩口水、將口水塗抹在桌上、碰觸生殖器等。
6) 屬於前庭的自我刺激:前後左右搖晃身體、轉圈圈、用力擺動手臂、上下跳躍等。
7) 自我傷害行為:咬手臂、以手撞頭、拍打臉頰、以頭撞牆壁、拔頭髮等。
http://blog.xuite.net/atozwyc/blog/15909186?ref=rel
多數自閉症兒童在自我刺激的情況下,往往窄化他們對周遭其他訊息的注意,例如您所要教導他的學習內容,使得對認知學習及人際互動發展產生妨礙。除此之外,自我刺激行為也容易造成班級老師在教學上的干擾,及孩子本身身體上的傷害。
以下列出常見自閉症兒童的自我刺激行為予您參考,唯每一位自閉症兒童的自我刺激行為常存在異質性,或同一位自閉症兒童自我刺激行為會隨時間不同而變化或反覆出現。
1) 屬於視覺的自我刺激:反覆開關電燈、喜歡觀看旋轉或閃爍的燈光變化、斜視或傾向以某一角度看東西、持續注視手指在眼前晃動、專注於抽水馬桶的沖水等。
2) 屬於聽覺的自我刺激:用手輕輕撥弄耳朵並專注在該撥弄聲、專注於翻閱書本的聲音、喜歡物品摩擦聲、敲打物品發出聲音等。
3) 屬於味覺的自我刺激:喜歡將東西或玩具放進嘴巴咬、喜歡舔東西。
4) 屬於嗅覺的自我刺激:趨近對方嗅聞頭髮、身體或衣服味道、嗅聞自己的腳指頭、容易被特定味道吸引等。
5) 屬於觸覺的自我刺激:喜歡用手碰觸或摩擦物體表面、用臉或手去碰觸或摩擦對方皮膚、反覆抓癢、玩口水、將口水塗抹在桌上、碰觸生殖器等。
6) 屬於前庭的自我刺激:前後左右搖晃身體、轉圈圈、用力擺動手臂、上下跳躍等。
7) 自我傷害行為:咬手臂、以手撞頭、拍打臉頰、以頭撞牆壁、拔頭髮等。
http://blog.xuite.net/atozwyc/blog/15909186?ref=rel
2009年9月4日星期五
孩子是自閉症/自閉症傾向,需要/可以申領傷殘津貼嗎?
傷殘受養人免稅額
如你在任何課稅年度內供養一名有資格根據香港政府傷殘津貼計劃
領取津貼的家屬則你便可就該名受養人申索傷殘受養人免稅額。
http://www.ird.gov.hk/chi/tax/ind_all.htm#08
至於申領的資格,根據社會福利署的網頁:
http://www.swd.gov.hk/tc/index/site_pubsvc/page_socsecu/sub_ssallowance/
符合下列個別津貼的條件﹕
(a) 普通傷殘津貼
- 經由衞生署署長或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
(或在極為特殊情況下由私家醫院的註冊醫生)證明為嚴重殘疾﹔及
- 其嚴重殘疾情況將持續不少於六個月。
如果孩子在政府體智能測驗中心做評估,必須由體智能測驗中心的醫生或心理學家簽署文件,證明孩子符合資格;醫生並且會寫上期限,孩子到期需再次做評估,以確定是否仍符合資格繼續申領。家長可以要求測驗中心的醫務社工協助遞交申請。
但是體智能測驗中心的醫生告訴我們,根據社會福利署給他們的指引,被評為「自閉症」的孩子必須同時是「弱智」,才能申領傷殘津貼金。因此高功能自閉症/亞氏保加症的孩子都不符合資格(不過,我們聽說某些體智能測驗中心的醫生,也願意替亞氏保加症的孩子簽署文件,使他們可以申領傷殘津貼)。因為這是一種給傷殘人士的福利金,故此無需審核家庭入息。
那麼如果孩子只是被評為「自閉症傾向」的話,是否有資格?這視乎體智能測驗中心的主診醫生,如何判斷孩子的認知發展:如果孩子比起同齡遲緩很多的話,也可能符合資格。基本上,如果醫生建議孩子入讀特殊幼兒中心的話,他便符合資格申領傷殘津貼了。不過,因為孩子年齡小,仍有很大的變化,故此醫生寫的期限只有一、兩年。
有些家長擔心如果替孩子申領了傷殘津貼,這會否變成一個標籤,影響他的將來,例如讀書或就業?
首先這些申領資格全部有年期限制,換句話來說,這只能說明孩子在某段時期內符合傷殘人士的定義。其次,根據現時的個人私隱條例,申請人每次呈交的資料,只能作為特定的用途;就算是政府部門,也不能隨便交換個人資料。家長無需為此擔心。
Refer: http://hk.myblog.yahoo.com/mama-tears
如你在任何課稅年度內供養一名有資格根據香港政府傷殘津貼計劃
領取津貼的家屬則你便可就該名受養人申索傷殘受養人免稅額。
http://www.ird.gov.hk/chi/tax/ind_all.htm#08
至於申領的資格,根據社會福利署的網頁:
http://www.swd.gov.hk/tc/index/site_pubsvc/page_socsecu/sub_ssallowance/
符合下列個別津貼的條件﹕
(a) 普通傷殘津貼
- 經由衞生署署長或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
(或在極為特殊情況下由私家醫院的註冊醫生)證明為嚴重殘疾﹔及
- 其嚴重殘疾情況將持續不少於六個月。
如果孩子在政府體智能測驗中心做評估,必須由體智能測驗中心的醫生或心理學家簽署文件,證明孩子符合資格;醫生並且會寫上期限,孩子到期需再次做評估,以確定是否仍符合資格繼續申領。家長可以要求測驗中心的醫務社工協助遞交申請。
但是體智能測驗中心的醫生告訴我們,根據社會福利署給他們的指引,被評為「自閉症」的孩子必須同時是「弱智」,才能申領傷殘津貼金。因此高功能自閉症/亞氏保加症的孩子都不符合資格(不過,我們聽說某些體智能測驗中心的醫生,也願意替亞氏保加症的孩子簽署文件,使他們可以申領傷殘津貼)。因為這是一種給傷殘人士的福利金,故此無需審核家庭入息。
那麼如果孩子只是被評為「自閉症傾向」的話,是否有資格?這視乎體智能測驗中心的主診醫生,如何判斷孩子的認知發展:如果孩子比起同齡遲緩很多的話,也可能符合資格。基本上,如果醫生建議孩子入讀特殊幼兒中心的話,他便符合資格申領傷殘津貼了。不過,因為孩子年齡小,仍有很大的變化,故此醫生寫的期限只有一、兩年。
有些家長擔心如果替孩子申領了傷殘津貼,這會否變成一個標籤,影響他的將來,例如讀書或就業?
首先這些申領資格全部有年期限制,換句話來說,這只能說明孩子在某段時期內符合傷殘人士的定義。其次,根據現時的個人私隱條例,申請人每次呈交的資料,只能作為特定的用途;就算是政府部門,也不能隨便交換個人資料。家長無需為此擔心。
Refer: http://hk.myblog.yahoo.com/mama-tears
書本介紹:自閉症知多少?(漫畫系列)
《「自閉症知多少?」漫畫系列》
作者:黎瑞英
出版:漢域文化、匯美書社
每冊售價:港幣20元
訂購網址: http://www.manducreation.org/?page_id=55#comic
這套漫畫系列暫時出了五冊,包括《美勞課篇》、《中文課篇》、《午膳篇》、《音樂課篇》及《集會篇》。內容是有關自閉症學生在融入主流學校後,一些容易被同學誤解和排斥的行為。書本以圖文並茂的方法,簡單而形象化地描述一些個案,然後讓小讀者進入受自閉症影響學生的內心,去理解自閉症學生的障礙,再建議一些應該做的事,幫助、接受這些同學。
書後並附有簡單文字資料給家長、老師和成年讀者參考,以便他們和幼童一起閱讀漫畫書時引伸和討論。這系列適合幼稚園至初中的學生閱讀,較低年級的學生可以由家長或教師陪伴閱讀。
根據書後語,這套漫畫書的設計及故事內容主要參考自兩本日文自閉症漫畫。
===========================================
我和外子一直希望找些介紹自閉症的書本,送給SS和JJ的學校,讓老師和同學們閱讀。最近我們在網上購買了一批,都是美國和加拿大出版的英文書,一部分還是由當地的小朋友撰寫甚至畫畫,由他們解釋自己自閉症弟妹或好朋友的行為。我們把這些書本送給學校,老師們最近告訴我們說他們利用這些書在班上跟學生講解,同學們的反應很好,可以比較了解SS的行為,並且盡力幫助他。
但這些書都是英文。目前市面上有關自閉症的中文書籍種類和數量都很少,現有的大部分都是台灣出版的翻譯書,另外還有少量由本地服務機構例如協康會和痙攣協會(最近改名為香港燿能協會)出版的訓練手冊。此外,只有由日文翻譯過來的漫畫《與光同行》,用故事形式介紹自閉症(我曾買了一套送給教會)。
上星期知道有這套《「自閉知多少?」漫畫系列》出版後,今天終於找到來看。發覺這套以情境為本的漫畫書很不錯。每本薄薄的只有三十頁左右,一般的小朋友很容易閱讀,書內也能夠解釋到一些自閉症孩子的行為。
比如《音樂課篇》裡,主人翁琳琳很喜歡唱歌,但是每當同學演奏牧童笛時,總是雙手掩耳,躲在鋼琴旁邊――這正是我兒SS的寫照。SS一直以來都很喜歡音樂課,但近幾個月來每次上音樂課,無論如何都不肯進入音樂室,甚至大哭起來。老師們百思不得其解,用盡方法都不能讓他進去上音樂課,問SS為什麼,他只能回答: “Too noisy!”。事實上SS的班級這一年都要學習吹竹笛(類似牧童笛),上學期SS對此並無異議。我們後來跟SS的音樂治療師了解後,知道由於SS有絶對音準的能力,對不和諧的聲音很難忍受。小孩子吹奏竹笛本來就不容易掌握音調,再加上這學期班裡二十多人要一起學習吹奏歌曲,其「刺耳」的程度可想而知。
《音樂課篇》書內就解釋了有些自閉症的朋友聽覺比一般人敏感,可能害怕牧童笛的刺耳聲音。並且建議老師可以一方面協助孩子正確地表達自己的不安,另一方面考慮讓他離開現場,或者容許他唱喜愛的歌曲。
家中若有自閉兒準備上主流小學,或孩子正在就讀主流學校,家長們不妨考慮購買這套書送給學校,好讓老師們能夠明白孩子的行為,知道該怎樣幫助他們。作為父母,我們一直盡力幫助孩子,使他們的行為符合社會規範;但是,正如一位專家提醒我們:自閉症孩子的一些行為其實「事出有因」,大家也需要學懂接納他們。
我期待更多情境的書本解釋自閉症孩子行為(比如在電梯裡!)出版,希望學校、社會人士能夠多了解和包容他們,這樣孩子們也可少受一些不必要的責備。
Refer: http://hk.myblog.yahoo.com/mama-tears
作者:黎瑞英
出版:漢域文化、匯美書社
每冊售價:港幣20元
訂購網址: http://www.manducreation.org/?page_id=55#comic
這套漫畫系列暫時出了五冊,包括《美勞課篇》、《中文課篇》、《午膳篇》、《音樂課篇》及《集會篇》。內容是有關自閉症學生在融入主流學校後,一些容易被同學誤解和排斥的行為。書本以圖文並茂的方法,簡單而形象化地描述一些個案,然後讓小讀者進入受自閉症影響學生的內心,去理解自閉症學生的障礙,再建議一些應該做的事,幫助、接受這些同學。
書後並附有簡單文字資料給家長、老師和成年讀者參考,以便他們和幼童一起閱讀漫畫書時引伸和討論。這系列適合幼稚園至初中的學生閱讀,較低年級的學生可以由家長或教師陪伴閱讀。
根據書後語,這套漫畫書的設計及故事內容主要參考自兩本日文自閉症漫畫。
===========================================
我和外子一直希望找些介紹自閉症的書本,送給SS和JJ的學校,讓老師和同學們閱讀。最近我們在網上購買了一批,都是美國和加拿大出版的英文書,一部分還是由當地的小朋友撰寫甚至畫畫,由他們解釋自己自閉症弟妹或好朋友的行為。我們把這些書本送給學校,老師們最近告訴我們說他們利用這些書在班上跟學生講解,同學們的反應很好,可以比較了解SS的行為,並且盡力幫助他。
但這些書都是英文。目前市面上有關自閉症的中文書籍種類和數量都很少,現有的大部分都是台灣出版的翻譯書,另外還有少量由本地服務機構例如協康會和痙攣協會(最近改名為香港燿能協會)出版的訓練手冊。此外,只有由日文翻譯過來的漫畫《與光同行》,用故事形式介紹自閉症(我曾買了一套送給教會)。
上星期知道有這套《「自閉知多少?」漫畫系列》出版後,今天終於找到來看。發覺這套以情境為本的漫畫書很不錯。每本薄薄的只有三十頁左右,一般的小朋友很容易閱讀,書內也能夠解釋到一些自閉症孩子的行為。
比如《音樂課篇》裡,主人翁琳琳很喜歡唱歌,但是每當同學演奏牧童笛時,總是雙手掩耳,躲在鋼琴旁邊――這正是我兒SS的寫照。SS一直以來都很喜歡音樂課,但近幾個月來每次上音樂課,無論如何都不肯進入音樂室,甚至大哭起來。老師們百思不得其解,用盡方法都不能讓他進去上音樂課,問SS為什麼,他只能回答: “Too noisy!”。事實上SS的班級這一年都要學習吹竹笛(類似牧童笛),上學期SS對此並無異議。我們後來跟SS的音樂治療師了解後,知道由於SS有絶對音準的能力,對不和諧的聲音很難忍受。小孩子吹奏竹笛本來就不容易掌握音調,再加上這學期班裡二十多人要一起學習吹奏歌曲,其「刺耳」的程度可想而知。
《音樂課篇》書內就解釋了有些自閉症的朋友聽覺比一般人敏感,可能害怕牧童笛的刺耳聲音。並且建議老師可以一方面協助孩子正確地表達自己的不安,另一方面考慮讓他離開現場,或者容許他唱喜愛的歌曲。
家中若有自閉兒準備上主流小學,或孩子正在就讀主流學校,家長們不妨考慮購買這套書送給學校,好讓老師們能夠明白孩子的行為,知道該怎樣幫助他們。作為父母,我們一直盡力幫助孩子,使他們的行為符合社會規範;但是,正如一位專家提醒我們:自閉症孩子的一些行為其實「事出有因」,大家也需要學懂接納他們。
我期待更多情境的書本解釋自閉症孩子行為(比如在電梯裡!)出版,希望學校、社會人士能夠多了解和包容他們,這樣孩子們也可少受一些不必要的責備。
Refer: http://hk.myblog.yahoo.com/mama-tears
書本介紹:My Book Full of Feelings
My Book Full of Feelings:
How to Control and React to the Size of Your Emotions
(Amy V. Jaffe, M.S.W., and Luci Gardner, Autism Asperger Publishing Company, 2006)
根據介紹是用來跟孩子們做練習,薄薄的只有二十多頁,
只教六種情緒,分別是:
快樂(happy)、傷心/不開心(sad)、
生氣(angry)、擔憂(worried)、
挫敗(frustrated)、安靜(calm)。
書中把每一種情緒用金字塔與顏色深淺分為三個程度:
低(little)、中(medium)、強(big)。
每個強度都列舉了些例子,讓孩子知道怎樣的情況下,
應該會有什麼程度的情緒。
例如「讓我感到傷心/不開心(sad)的情況」:
低度是:1. 我找不到我的玩具;2.我的朋友不能跟我玩。
中度是:1. 媽媽不在家,我需要她幫助我;2. 我做錯事被懲罰。
強烈的是:1. 我跌傷;2.我最好的朋友要搬走……。
家長也可在每種程度上,再加孩子經常會遇上的例子,以便解釋。
在另一頁對應地提出「如果我覺得傷心,我可以怎樣做?」
並且按每一種情況,列出相應的解決方法。
例如「如果我覺得傷心,我可以慢慢地深呼吸三次,然後」:
低度傷心時:1. 嘗試去找我的玩具;2. 看我最喜歡的故事書。
中度傷心時:1. 找另外一個人協助我;2. 抱抱自己說:「做錯了不要緊,下次我會嘗試做好一點。」
強烈時:1. 找人照顧我;2. 寫信給我的朋友。
同樣家長可以再加上建議,甚至請孩子自己提出可以怎樣處理。
但是策略是必須是一些身邊容易找到/使用的方法,
例如孩子很喜歡玩秋千,因此可能會說如果傷心/不開心時,
想去玩秋千;但秋千不容易找到,
那麼這就不是幫助孩子舒緩情緒最好的方法。
此外還有一些教導自閉兒的建議:
1. 每次只教一種情緒;
2. 每次只看一種情緒程度,並且立刻審視相應的解決方法;
3. 盡量利用實際生活經驗跟孩子討論,看看孩子曾用過哪一種解決方法,由她/他說出是否有用;
4. 書上故意沒有列出「強烈憂慮(big worried)」的情況,因為例子可以是至親生重病甚或去世。建議
家長當孩子遇上這些問題時才加上,過早告訴他們反而會增加他們的恐懼和不必要的憂慮。
我們按書上的建議反覆地教JJ幾個月後,她現在控制自己的情緒反應好多了。她遇事突然要發脾氣時,我們只需提醒她的不開心程度應該是什麼,然後反問她應該怎麼做,她的無理哭鬧情況大為減少。有時候她還會自言自語說:「我現在只是小小不開心。」
我在網上從加拿大訂購這本書,連郵費等要港幣四百多元,但此書才二十多頁,相當昂貴,不過這本書的概念不錯。網上還有一些書把情緒和社交回應(例如聲量)再細分為五個等級,幫助稍大的孩子。其實家長們大可按這些概念自己設計教材,配合實際生活例子,效果相信更好。
Refer: http://hk.myblog.yahoo.com/mama-tears
自閉症之訓練方式: ABA/ Floortime/ TEACCH
ABA/ Floortime/ TEACCH
是現時已有全面的科學化實證研究,證實能有效改善自閉兒的行為、溝通及人際社交,
有系統的訓練/介入(intervention)方法:
- 應用行為分析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簡稱ABA)
- 地板時間 (Floor Time)
- 結構化訓練法 (Treatment and Education of Autistic
& related Communication handicapped Children, 簡稱TEACCH)
此外,還有下列幾種從上述引伸出來的訓練方法:
- 人際關係療法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Intervention,RDI)
- 早期深度行為干預,又簡稱 Lovaas 早期教學法,發源自ABA
- 語言行為干預 (Verbal Behavior Intervention) ,發源自ABA。
應用行為分析 (ABA):
是一種密集式的訓練,它應用了心理學的理論,其策略是:按部就班、結構化的教學及評量方法。治療師把每一種學習技能分為多個小步驟,而每一步驟藉由外在刺激或提示來教導。若學生反應正確,則用增強物(reinforcer)來加強鞏固效果。若事先了解何種增強物對孩子有效,則此增強物便可有效的強化此反應(行為)。
這種方法的優點在於一小步一小步地教導孩子,然後反覆地操練,直到肯定孩子掌握了這種技能後,才學習新的技能;這樣即使是能力很低的孩子也能慢慢學會各種技能,甚至誘發他們的潛能,就像運動員接受密集的訓練後,能做出難以置信的壯舉。但是也有人批評這種方法是把孩子「訓練成機械人」,因為孩子不能明白行為背後的意義,因而只能做出僵硬的、機械式行為,就像受過訓練的動物那樣。
地板時間 (Floortime):
這種治療法據說是針對ABA的弊病而產生,它是以孩子為中心,治療師或家長跟隨孩子的帶領並參與任何孩子感興趣的遊戲(例如年幼孩子的活動大多數坐在地板上進行),然後在遊戲活動中,以鼓勵孩子與治療師或家長互動的方式來教導他/她,同時在訓練中不斷製造變化、驚喜、困難,引導孩子在自由愉快的時光中學習和建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並進而發展社會交往能力。治療師或家長要積極帶領擴展孩子的活動,使孩子有興趣去打開及結束更多的溝通圈。訓練活動不限於固定的課室,而是在日常生活的各個時段。
這種方法的優點在於靈活,但由於要不斷按孩子的反應而改變策略,所以對家長或治療師的要求其實更高。
TEACCH:
是一種採用「結構化教學」的方式,強調透過系統化的教學環境、日程及教學程序,將抽象的概念變得具體及形象化,並盡量利用視覺提示,幫助自閉症兒童建立個人工作系統和習慣,提升他們的獨立能力以便融入社群。孩子需先接受評估,再根據評估結果去設計相關的課程,主要針對訓練孩子的社交,溝通及適應技能。
這個理論的基礎在於大多數自閉症兒童都有很強的視覺分析能力及對結構組織的特強適應,因此訓諫員/治療師便利用自閉症兒童這方面的優點及專長去設計訓練及課程,從而增加孩子的學習能力及認知發展。但也有人批評TEACCH過份結構化,以致自閉症兒童過於專注於日程表,流程圖等。
其實,每一種方法都有其優點缺點,作為家長,我的看法是最好能海納百川。這兩年我們聘用了ABA治療師,在孩子課餘或假期時加強他們的學習,以及改善行為。ABA對像SS那樣能力比較低的孩子特別有成效,我們很快就能看到他的成績。但是,如果導師只盲目地根據僵化的目標做課程,不能按孩子的成長而調整內容,ABA很快會失去效率。因此我們一直積極跟導師溝通,參與課程設計,好讓孩子們的學習不至於機械化。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運用ABA的精粹,使孩子們的學習更有效。
幾年前我第一次接觸Floortime方法,當時JJ三歲半,情緒問題使我非常沮喪,我覺得自己無從教她,於是朋友介紹了一位輔導員給我一點意見。JJ本來很抗拒陌生人,可是那位輔導員一到我們家,立刻趴在地板,用跟坐著的JJ一樣的高度,跟著JJ玩;她做什麼,輔導員就跟著做什麼。很快JJ對她少了戒心,願意回答她的問題。雖然那位輔導員由於工作的關係,未能協助我們訓練JJ,但是我從她那裡學到,我們應該先成為孩子的玩伴,而非先執意改造他/她。於是日後我們盡量先陪孩子們一起玩,當孩子們玩得高興時候,我們就可諄諄教導。
至於TEACCH,JJ以前去的「早期訓練中心」就是使用這種模式。家長在家裡或許不能自行做評估並設計相關的課程;不過,視覺提示、日程表及流程圖等,都是非常好的工具,我們都經常運用。
所以,上述任何一種訓練都可以,關鍵是能夠把握孩子的心理,以及按著孩子的特質,有智慧地使用這些方法。孩子能接受的,能引導他們學習心的,就是好方法;如果令孩子失敗的經驗積累太多,他們不想學,那就要改變方法了。
Refer:
http://hk.myblog.yahoo.com/mama-tears
是現時已有全面的科學化實證研究,證實能有效改善自閉兒的行為、溝通及人際社交,
有系統的訓練/介入(intervention)方法:
- 應用行為分析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簡稱ABA)
- 地板時間 (Floor Time)
- 結構化訓練法 (Treatment and Education of Autistic
& related Communication handicapped Children, 簡稱TEACCH)
此外,還有下列幾種從上述引伸出來的訓練方法:
- 人際關係療法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Intervention,RDI)
- 早期深度行為干預,又簡稱 Lovaas 早期教學法,發源自ABA
- 語言行為干預 (Verbal Behavior Intervention) ,發源自ABA。
應用行為分析 (ABA):
是一種密集式的訓練,它應用了心理學的理論,其策略是:按部就班、結構化的教學及評量方法。治療師把每一種學習技能分為多個小步驟,而每一步驟藉由外在刺激或提示來教導。若學生反應正確,則用增強物(reinforcer)來加強鞏固效果。若事先了解何種增強物對孩子有效,則此增強物便可有效的強化此反應(行為)。
這種方法的優點在於一小步一小步地教導孩子,然後反覆地操練,直到肯定孩子掌握了這種技能後,才學習新的技能;這樣即使是能力很低的孩子也能慢慢學會各種技能,甚至誘發他們的潛能,就像運動員接受密集的訓練後,能做出難以置信的壯舉。但是也有人批評這種方法是把孩子「訓練成機械人」,因為孩子不能明白行為背後的意義,因而只能做出僵硬的、機械式行為,就像受過訓練的動物那樣。
地板時間 (Floortime):
這種治療法據說是針對ABA的弊病而產生,它是以孩子為中心,治療師或家長跟隨孩子的帶領並參與任何孩子感興趣的遊戲(例如年幼孩子的活動大多數坐在地板上進行),然後在遊戲活動中,以鼓勵孩子與治療師或家長互動的方式來教導他/她,同時在訓練中不斷製造變化、驚喜、困難,引導孩子在自由愉快的時光中學習和建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並進而發展社會交往能力。治療師或家長要積極帶領擴展孩子的活動,使孩子有興趣去打開及結束更多的溝通圈。訓練活動不限於固定的課室,而是在日常生活的各個時段。
這種方法的優點在於靈活,但由於要不斷按孩子的反應而改變策略,所以對家長或治療師的要求其實更高。
TEACCH:
是一種採用「結構化教學」的方式,強調透過系統化的教學環境、日程及教學程序,將抽象的概念變得具體及形象化,並盡量利用視覺提示,幫助自閉症兒童建立個人工作系統和習慣,提升他們的獨立能力以便融入社群。孩子需先接受評估,再根據評估結果去設計相關的課程,主要針對訓練孩子的社交,溝通及適應技能。
這個理論的基礎在於大多數自閉症兒童都有很強的視覺分析能力及對結構組織的特強適應,因此訓諫員/治療師便利用自閉症兒童這方面的優點及專長去設計訓練及課程,從而增加孩子的學習能力及認知發展。但也有人批評TEACCH過份結構化,以致自閉症兒童過於專注於日程表,流程圖等。
其實,每一種方法都有其優點缺點,作為家長,我的看法是最好能海納百川。這兩年我們聘用了ABA治療師,在孩子課餘或假期時加強他們的學習,以及改善行為。ABA對像SS那樣能力比較低的孩子特別有成效,我們很快就能看到他的成績。但是,如果導師只盲目地根據僵化的目標做課程,不能按孩子的成長而調整內容,ABA很快會失去效率。因此我們一直積極跟導師溝通,參與課程設計,好讓孩子們的學習不至於機械化。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運用ABA的精粹,使孩子們的學習更有效。
幾年前我第一次接觸Floortime方法,當時JJ三歲半,情緒問題使我非常沮喪,我覺得自己無從教她,於是朋友介紹了一位輔導員給我一點意見。JJ本來很抗拒陌生人,可是那位輔導員一到我們家,立刻趴在地板,用跟坐著的JJ一樣的高度,跟著JJ玩;她做什麼,輔導員就跟著做什麼。很快JJ對她少了戒心,願意回答她的問題。雖然那位輔導員由於工作的關係,未能協助我們訓練JJ,但是我從她那裡學到,我們應該先成為孩子的玩伴,而非先執意改造他/她。於是日後我們盡量先陪孩子們一起玩,當孩子們玩得高興時候,我們就可諄諄教導。
至於TEACCH,JJ以前去的「早期訓練中心」就是使用這種模式。家長在家裡或許不能自行做評估並設計相關的課程;不過,視覺提示、日程表及流程圖等,都是非常好的工具,我們都經常運用。
所以,上述任何一種訓練都可以,關鍵是能夠把握孩子的心理,以及按著孩子的特質,有智慧地使用這些方法。孩子能接受的,能引導他們學習心的,就是好方法;如果令孩子失敗的經驗積累太多,他們不想學,那就要改變方法了。
Refer:
http://hk.myblog.yahoo.com/mama-tears
如何選擇療法
香港近年來提供給自閉症孩子的服務、治療,非牟利、牟利的,都增加了不少。
有自閉兒家長被一些私營療法服務機構的推銷手段困擾,其中一種常見的手法是強烈地批評其他治療/訓練如何不專業、低水平,同時渲染自己療法/服務的成效。這使家長們有很大的心理壓力,仿佛家長若不選用他們的療法/服務,就是沒有提供「最好」、「最正確」的給自己的孩子,令家長很感內究。
對於任何宣稱可以治療自閉症新的方法、藥物,可抱著開放但審慎的態度。
不必為了最後的取捨而內疚,更不用為那些服務機構不客氣的話而煩惱。
何況至今仍未有一種方法/藥物,可以讓自閉兒做一兩次治療/服用一兩次,
就立刻變得正常。目前已證實有效的療法,都需要相當的時間才會見效。
因此教養自閉兒是一場馬拉松,家長絕對應該按你們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訓練給孩子。
如果有新的服務或方法,可蒐集資料研究,看看那些資訊可信,那些只是推銷。
不要墨守成規地認為新的都不可靠,但也不應盲目地聽單方面的宣傳,
因為資源很有限,既不想浪費,也不願讓孩子們當「白老鼠」。
對健康有壞影響的一定要避免,否則也要衡量過各方面才做決定。
先了解清楚以下幾點:
1. 治療師/醫生的資歷;
2. 訓練/治療的目標、過程;
3. 同類治療以往的果效,使用者的口碑;
4. 機構提供服務的透明度,家長的知情權有沒有受到重視;
5. 與同類服務的收費比較。
僅供大家參考。
http://hk.myblog.yahoo.com/mama-tears/
有自閉兒家長被一些私營療法服務機構的推銷手段困擾,其中一種常見的手法是強烈地批評其他治療/訓練如何不專業、低水平,同時渲染自己療法/服務的成效。這使家長們有很大的心理壓力,仿佛家長若不選用他們的療法/服務,就是沒有提供「最好」、「最正確」的給自己的孩子,令家長很感內究。
對於任何宣稱可以治療自閉症新的方法、藥物,可抱著開放但審慎的態度。
不必為了最後的取捨而內疚,更不用為那些服務機構不客氣的話而煩惱。
何況至今仍未有一種方法/藥物,可以讓自閉兒做一兩次治療/服用一兩次,
就立刻變得正常。目前已證實有效的療法,都需要相當的時間才會見效。
因此教養自閉兒是一場馬拉松,家長絕對應該按你們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訓練給孩子。
如果有新的服務或方法,可蒐集資料研究,看看那些資訊可信,那些只是推銷。
不要墨守成規地認為新的都不可靠,但也不應盲目地聽單方面的宣傳,
因為資源很有限,既不想浪費,也不願讓孩子們當「白老鼠」。
對健康有壞影響的一定要避免,否則也要衡量過各方面才做決定。
先了解清楚以下幾點:
1. 治療師/醫生的資歷;
2. 訓練/治療的目標、過程;
3. 同類治療以往的果效,使用者的口碑;
4. 機構提供服務的透明度,家長的知情權有沒有受到重視;
5. 與同類服務的收費比較。
僅供大家參考。
http://hk.myblog.yahoo.com/mama-tears/
書本介紹:《自閉兒希望你知道的10件事》
作者︰愛倫.諾波姆, 鄭淑芬 (譯者)
Ten Things Every Child with Autism Wishes You Knew, Ellen Notbohm, 2005
自閉兒希望我們知道的十件事包括:
1.我是個孩子,我有自閉症。但自閉不是我唯一的特質。
2.我的感官知覺是失調的。
3.請記得分清楚我「不肯」(我選擇不要)與「不能」(我做不到)。
4.我思考的方式很具體,所以,我用字面意義來解釋語言。
5.我懂得的字彙有限,請對我耐心一點。
6.語言對我來說太困難,我是非常視覺導向的。
7.請從我能做的事情上去發展,不要只注意我做不到的事情。
8.請幫助我跟社會互動。
9.請試著找出引發我崩潰的原因。
10.如果你是我的家人,請無條件愛我。
最後請把我的自閉症當成是一種不同的能力,不要當成是殘障。請超越你可能看到的限制,看到自閉症給我的天賦。
作者說:「自閉症本身並不可怕,雖然它的某些成分確實很可怕,某些時候也比其他日子更可怕;但最後,你對於自閉症的信念,可能是影響孩子終極成就的最大因素。」對於那些剛知道孩子是自閉症的父母,這句真是金石良言。
書中還引了 The Power of Unconditional Love (Ken Keys, Jr.)裡的一句:
「天與地之別,不在高度,而在態度。」
我也以此與大家共勉。
此書的英文簡要可看:http://www.wfcampus.org/10%20Things.pdf
Ten Things Every Child with Autism Wishes You Knew, Ellen Notbohm, 2005
自閉兒希望我們知道的十件事包括:
1.我是個孩子,我有自閉症。但自閉不是我唯一的特質。
2.我的感官知覺是失調的。
3.請記得分清楚我「不肯」(我選擇不要)與「不能」(我做不到)。
4.我思考的方式很具體,所以,我用字面意義來解釋語言。
5.我懂得的字彙有限,請對我耐心一點。
6.語言對我來說太困難,我是非常視覺導向的。
7.請從我能做的事情上去發展,不要只注意我做不到的事情。
8.請幫助我跟社會互動。
9.請試著找出引發我崩潰的原因。
10.如果你是我的家人,請無條件愛我。
最後請把我的自閉症當成是一種不同的能力,不要當成是殘障。請超越你可能看到的限制,看到自閉症給我的天賦。
作者說:「自閉症本身並不可怕,雖然它的某些成分確實很可怕,某些時候也比其他日子更可怕;但最後,你對於自閉症的信念,可能是影響孩子終極成就的最大因素。」對於那些剛知道孩子是自閉症的父母,這句真是金石良言。
書中還引了 The Power of Unconditional Love (Ken Keys, Jr.)裡的一句:
「天與地之別,不在高度,而在態度。」
我也以此與大家共勉。
此書的英文簡要可看:http://www.wfcampus.org/10%20Things.pdf
自閉症徵狀
Key:
- 例子
> 訓練/改善方法
行為 / 反應
- 難以自制地重複某些行為動作,如 搖手,自轉,排列物件;
- 對特定物件有異常的喜好,如閃亮、轉動的物件;
- 固執,不能接受轉變,必須跟隨特定和有規律的生活習慣;
- 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會突然吵鬧,大發脾氣, 甚至自殘身體;
- 由於感觀與常人有異,容易對事物作出過敏反應,
如被觸摸,嬰兒喊聲,洗衣機乾衣時的轉動聲,吸塵機聲響等
- 對真正的危險警覺性低(例如爬高、尖銳物)無害怕意識,
- 卻對一般刺激(例如當您輕輕觸碰到他)出現過度情緒反應時。
- 對痛感卻無太大反應
- 對於您的表情、說話、肢體互動或情緒沒有明顯反應,也不感興趣。
- 眼神常逃避與人接觸,甚至於有所需求時也不會主動回應,無論是語言、手勢或眼神。
- 像無頭蒼蠅般,缺乏目標行為、四處遊走,同時也看不到符合一、兩歲幼兒的功能性遊戲,想像遊戲更難發現。
- 注意力總是專注於一些令人無法理解的小細節上。
自我刺激的行為
- 喜歡沿著牆邊走,並且用手摸牆
- 會不自覺雙手快速晃動/手腳轉動
- 喜歡自轉
身體動作協調差/平衡差
(前庭感覺-前庭控制人的平衡、身體協調、情緒、甚至記憶力,
當孩子們的前庭感覺改善,他們這幾個方面的問題也好轉)
- 跑步像衝線似的;頭向前,雙手擺後
> 特製的刷子刷手腳皮膚以減低觸覺敏感
> 跳彈床
> 盪鞦韆(在家中可用大毛巾或床單包裹孩子,一至兩個大人負責搖晃)
> 玩大型平衡球
> 吹氣浮床
> 特別的泥膠練習手指/小肌肉
語言及表達障礙
- 約百份之五十的自閉症患者不會使用有意義的說話與人溝通;
- 鸚鵡式對話;
- 缺乏音韻,混淆代名詞;
- 突兀的語句,如書面語;
- 想像力和抽象思維較弱,因而難以參與假想遊戲。
口肌弱
- 會流口水
- 喜歡咬東西 (發脾氣時會咬人或咬自己)
> 訓練孩子刷牙
> 訓練用很長的吸管吸水,鍛鍊口肌控制力
> 吃冰棒(用新鮮果汁自製大量冰棒)、甚至咬冰塊,加強口腔的刺激
社交困難
- 自我陶醉於物件帶來的感官刺激,令他們不能投入與人交往;
- 難以從對話中抽取重要資料及其含意,因而無法作出恰當的反應;
- 自我中心,不能從別人的角度思考;
- 沒有恰當的交談技巧,如眼神交流、聲量、互動模式等;
- 不懂得遵守遊戲規則,難以參與集體遊戲;
- 不能理解別人的情感,因而難以與人建立友誼。
- 例子
> 訓練/改善方法
行為 / 反應
- 難以自制地重複某些行為動作,如 搖手,自轉,排列物件;
- 對特定物件有異常的喜好,如閃亮、轉動的物件;
- 固執,不能接受轉變,必須跟隨特定和有規律的生活習慣;
- 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會突然吵鬧,大發脾氣, 甚至自殘身體;
- 由於感觀與常人有異,容易對事物作出過敏反應,
如被觸摸,嬰兒喊聲,洗衣機乾衣時的轉動聲,吸塵機聲響等
- 對真正的危險警覺性低(例如爬高、尖銳物)無害怕意識,
- 卻對一般刺激(例如當您輕輕觸碰到他)出現過度情緒反應時。
- 對痛感卻無太大反應
- 對於您的表情、說話、肢體互動或情緒沒有明顯反應,也不感興趣。
- 眼神常逃避與人接觸,甚至於有所需求時也不會主動回應,無論是語言、手勢或眼神。
- 像無頭蒼蠅般,缺乏目標行為、四處遊走,同時也看不到符合一、兩歲幼兒的功能性遊戲,想像遊戲更難發現。
- 注意力總是專注於一些令人無法理解的小細節上。
自我刺激的行為
- 喜歡沿著牆邊走,並且用手摸牆
- 會不自覺雙手快速晃動/手腳轉動
- 喜歡自轉
身體動作協調差/平衡差
(前庭感覺-前庭控制人的平衡、身體協調、情緒、甚至記憶力,
當孩子們的前庭感覺改善,他們這幾個方面的問題也好轉)
- 跑步像衝線似的;頭向前,雙手擺後
> 特製的刷子刷手腳皮膚以減低觸覺敏感
> 跳彈床
> 盪鞦韆(在家中可用大毛巾或床單包裹孩子,一至兩個大人負責搖晃)
> 玩大型平衡球
> 吹氣浮床
> 特別的泥膠練習手指/小肌肉
語言及表達障礙
- 約百份之五十的自閉症患者不會使用有意義的說話與人溝通;
- 鸚鵡式對話;
- 缺乏音韻,混淆代名詞;
- 突兀的語句,如書面語;
- 想像力和抽象思維較弱,因而難以參與假想遊戲。
口肌弱
- 會流口水
- 喜歡咬東西 (發脾氣時會咬人或咬自己)
> 訓練孩子刷牙
> 訓練用很長的吸管吸水,鍛鍊口肌控制力
> 吃冰棒(用新鮮果汁自製大量冰棒)、甚至咬冰塊,加強口腔的刺激
社交困難
- 自我陶醉於物件帶來的感官刺激,令他們不能投入與人交往;
- 難以從對話中抽取重要資料及其含意,因而無法作出恰當的反應;
- 自我中心,不能從別人的角度思考;
- 沒有恰當的交談技巧,如眼神交流、聲量、互動模式等;
- 不懂得遵守遊戲規則,難以參與集體遊戲;
- 不能理解別人的情感,因而難以與人建立友誼。
感覺統合(sensory integration)
所謂感覺統合(Sensory Integration)
是指一種神經過程(neurological process)。我們自出生就有許多的感覺,如視覺、聽覺、觸覺、肌肉關節的運動覺(用手拿東西送到嘴巴吃、手腳可以彎曲、伸直)及內耳前庭的平衡覺(如在旋轉、加減速度時能維持身體的平衡,不會摔跤)等。我們身體內外各個器官,時刻將接收的信息與生活環境接觸的情形,經由神經系統傳達到腦幹部;再由腦部將這些訊息加以組織、整理、判斷、將許多部份的感覺統合成為一個整體,然後給予各器官該怎麼做的命令,指揮身體做出適當的反應,因而形成認知和學習。
Refer: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84%9F%E8%A6%BA%E7%B5%B1%E5%90%88&variant=zh-tw )
是指一種神經過程(neurological process)。我們自出生就有許多的感覺,如視覺、聽覺、觸覺、肌肉關節的運動覺(用手拿東西送到嘴巴吃、手腳可以彎曲、伸直)及內耳前庭的平衡覺(如在旋轉、加減速度時能維持身體的平衡,不會摔跤)等。我們身體內外各個器官,時刻將接收的信息與生活環境接觸的情形,經由神經系統傳達到腦幹部;再由腦部將這些訊息加以組織、整理、判斷、將許多部份的感覺統合成為一個整體,然後給予各器官該怎麼做的命令,指揮身體做出適當的反應,因而形成認知和學習。
Refer: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84%9F%E8%A6%BA%E7%B5%B1%E5%90%88&variant=zh-tw )
書本介紹:請聽我說 - 傾聽自閉少年的內心之歌
書本介紹:
請聽我說 - 傾聽自閉少年的內心之歌
作者:東田直樹
出版社:八方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10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7024992
裝訂:平裝
內容簡介
小時候,我根本不知道自己是有障礙的。
那為什麼我會知道自己是一個身心障礙者呢?
那是因為別人跟我說,我和一般人不一樣……
「我沒有病,我只是個性不同」
嚴重溝通障礙的14歲自閉少年,以筆代口,帶領你進入自閉者的真實世界
NHK、朝日新聞、讀賣新聞、日本電視台、富士電視台、東京新聞、
每日新聞……等媒體轟動報導,感動千萬人心的少年之歌
序:我們的障礙
小時候,我根本不知道自己是有障礙的。
那為什麼我會知道自己是一個身心障礙者呢?
那是因為別人跟我說,我和一般人不一樣,而且常會造成他人的困擾。
可是,要我像一般人那樣,對我來說怎樣都很困難。
即使是現在,我還是無法和別人談話。
其實我可以看書、唱歌, 但一旦想和別人說話時,所有的話立刻從嘴巴消失。
有時候,我會拚命擠出一、兩個單字, 但是大部分都和我心裡想的是完全不同的意思。
現在我依然無法回應別人的話,而且常常不安地想落跑逃走,
所以,即使是簡單的購物,還是無法獨自完成。
為什麼我做不到這些事情呢……?
我每天都活在這種悔恨交加的日子當中,同時我也開始思考,
如果每個人都像我一樣,又將是什麼情況呢?
如果大家能夠把自閉症也視為一種「個性」的話,應該會讓我們感到鬆一口氣。
我知道我們對大家造成很多困擾,但是我們很希望未來也能過著愉快的生活。
我無法和別人交談,不過幸運的是,在「HAGUKUMI塾」
(專為智障、語言障礙、學習障礙、不願上學、成績低落的學生所辦的輔導班)
的鈴木老師和媽媽的訓練下,已經學會筆談的溝通方式,而且我現在已經可以用電腦打稿子了。
但是,還是有許多自閉症的小孩,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與想法,
所以聽說有很多父母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孩子究竟在想什麼。
如果能夠藉由我的說明,讓大家知道自閉症者的內心想法,
這將是我最大的幸福。
只要大家有機會讀到這本書,我相信各位將會比過去更加理解,
自閉症者其實也可以成為你身邊的好朋友。
我覺得人不能只看外表,唯有了解他的內心深處,彼此才能成為好朋友。
在別人眼中,自閉者的世界似乎是一個謎樣的世界,
但是我還是希望大家能夠耐心傾聽我的心聲。
請大家到我們的世界旅行吧!
Extract
第一章.語言方面
什麼老是重複別人問的問題?
我一直對一件事很在意,那就是我們經常出現「鸚鵡式的回答」。當別人問我們問題時,我們不是回答問題,而是重複別人問的問題。以前我以為是我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對方的問題,但是現在我認為應該不只如此。
我們之所以把對方的問題重說一遍,是因為我們要把對方說的事情想像成一個「場景」,我們雖然聽得懂對方在說什麼,但如果不在腦中想像出一個「場景」,就很難針對問題來回答。
這項工程是非常浩大的。首先,我們必須從過去所體驗過的事情當中,找出最類似的「場景」,並且判斷這是最符合問題的「場景」;接著,我們才會想起當時自己是怎麼回答的。如果可以順利地在我們的記憶中找到類似的經驗,就可以回答。但如果沒有,就會讓我們感到不愉快,而無法說出來。如果要勉強自己說話,就會出現奇怪的聲音,於是我們就更覺得羞怯與恥辱,結果就更不敢說話了。
如果是平常非常習慣的對話,我們就能夠較為順利地找到應對的詞句。不過,這純粹是因為我們只記得「公式」,絕對不是我們的真心話。我們有時候可能在套用「公式」時,說出和自己心情完全相反的話。
「交談」對我們而言,是非常辛苦的。我們每天都好像操著連自己都不懂的外國話在和別人「交談」,希望別人能夠了解我們的心情。
第一章.語言方面
為什麼說了好多次還是聽不懂呢?
——為什麼說了好多次還是聽不懂呢?——很多人常常這樣問我們。我也常常因此惹惱了別人。或許你們會認為我是故意的,但其實不是這樣。
當別人為了這種事情對我生氣時,我會因為自己又重複犯錯而後悔不已。但當我這樣做的時候,根本沒想到以前就做過了,而是好像被人催促般地無法停止。
大家一定認為我們很不可理喻吧!其實我也知道大家的灰心與難過,但我們明知道不好,可是卻無法停止,這一點請大家務必多多包涵。因為,我們非常需要大家的幫忙!
第二章.關於人際關係
為什麼無法看著對方的眼睛說話?
我們看的並不是對方的眼睛。雖然有很多人告訴我,說話時要看著對方的眼睛,但我還是無法做到,因為我很怕看著別人的眼睛,怕到想逃走。
那麼,我究竟在看哪裡呢?大家可能會以為我是在看下面,或是看著對方的後面。其實我看的是「人的聲音」。聲音根本是看不到的,但是,我們是用全部的感官來聽對方說話。
當我們豎起耳朵傾聽對方說話時,其實我們是看不到任何東西的。即使是看著某種東西,但我們根本意識不到那是什麼。「無法意識」就表示看到也等於沒看到。
當我看著對方的眼睛時,對方都會以為我很專心地在聽他說話,其實這是對方自以為是的想法,也最令我困擾。如果我能夠看著對方的眼睛說話,那麼,我就不是自閉症者了。
第二章.關於人際關係
「經驗重現」是什麼感覺?
什麼時候、和什麼人、做什麼事,這些當時的點點滴滴我都記得,但是都是零零碎碎的片段,沒辦法連在一起。
令我們困擾的是,這些零碎的記憶與當時的心情,會突然像一陣風一般在腦海裡重現。一旦重現,就會像暴風雨一般讓我們突然回想起來,這就是心理學所說的「經驗重現」。即使原本是快樂的事情,但在「經驗重現」時,我們感受到的卻都是不愉快的回憶,於是我們會突然出現痛苦、大聲哭泣的驚慌狀態。
那些事情明明早就結束了,但還是會讓我們驚慌失措,不知該如何是好。發生這種狀況時,請讓我們痛痛快快哭一場!痛快哭過可以讓我們心情得到解脫,也可以讓我們重新站起來。我知道這會讓你們感到困惑,但還是希望你們能夠體諒我們的心情。
第四章.關於興趣
為什麼自閉症者喜歡繞著東西轉?
我很喜歡轉圈圈,只要繞著東西轉就讓我很高興。為什麼繞圈圈會這麼有趣?一般來說,風景是不會旋轉的。東西會旋轉是非常刺激的。
對我們而言,光是看到這樣的風景,就會讓我們覺得這是永恆的幸福。當我們看著旋轉的風景時,都是有規律的移動,而且不管怎麼轉,景色都不會改變。還有一個不會改變的,就是我們會覺得很舒服。這才是最美的。
目錄
第一章: 語言方面由嘴巴發出奇妙的聲音 11
1 什麼是筆談?12
2 為什麼必須大聲說話?14
3 為什麼老是問同樣的問題?16
4 為什麼老是重複別人提出的問題?18
5 為什麼說好多次了還聽不懂呢?20
6 用小孩子的語氣對自閉症者說話,就比較聽得懂嗎?22
7 為什麼自閉症者的說話方式很獨特?24
8 為什麼聽到問話不會馬上回答?26
9 只要專心聽自閉症者說話就可以了嗎?28
10為什麼自閉症者沒有辦法好好交談?30
*請聽我說不夠的詞彙 32
第二章: 人際關係方面我們很想和別人溝通,可是…… 33
11 為什麼無法注視對方的眼睛說話?34
12 自閉症者不喜歡和別人牽手嗎?36
13 喜歡獨處而不喜歡和許多人共處嗎?38
14 為什麼有人大聲呼叫,卻完全不加理會呢?40
15 為什麼自閉症者缺乏表情?42
16 自閉症者討厭別人觸摸身體嗎?44
17 為什麼說再見時,手掌會朝向自己?46
*小故事烏龜滑倒了48
18 情緒高亢時表示很高興嗎?50
19「經驗重現」是什麼樣的感覺?52
20 自閉症者無法忍受絲毫的小挫折嗎?54
21 為什麼受到一再的催促也不會馬上採取行動?56
22 自閉症者不喜歡被命令做事嗎?58
23 最令自閉症者感到痛苦的是什麼?60
24 自閉症者也希望變成普通人嗎?62
*請聽我說我喜歡飛機64
25 為什麼我們會蹦蹦跳跳?66
26 為什麼要在空中寫字?68
27 自閉症者為什麼常常會摀住耳朵?是因為怕吵嗎?70
28 為什自閉症者手腳笨拙不靈活?72
29 為什麼自閉症者的行為總是和別人不一樣?是因為身體感覺不一樣嗎?74
30 為什麼自閉症者對於疼痛有時候很敏感有時候又很遲鈍?76
31 為什麼自閉症者會嚴重偏食?78
32 看東西的時候究竟是看哪個部位?80
33 為什麼自閉症者不會隨著氣溫調整衣服?82
34 自閉症者有時間的感覺嗎?84
35 為什麼自閉症者會出現睡眠障礙?86
*請聽我說夏天的心情88
第三章: 興趣與關心方面自閉症者有好惡嗎? 89
36 為什麼自閉症者喜歡繞著東西轉?90
37 為什麼自閉症者喜歡張開手掌不斷晃動?92
38 為什麼要把小汽車或積木排成一排?94
39 為什麼自閉症者很喜歡在水裡?96
40 自閉症者喜歡電視廣告嗎?98
41 自閉症者喜歡哪種電視節目呢?100
*小故事偶然聽到的故事102
42 為什麼自閉症者會記住火車時刻表或日曆呢?104
43 自閉症者討厭閱讀長篇文章、也討厭讀書嗎?106
44 自閉症者討厭賽跑嗎?108
45 為什麼自閉症者很喜歡散步?110
46 自閉症者喜歡自由活動的時間嗎?112
47 請問自閉症者喜歡什麼?114
*請聽我說大佛116
第四章: 活動方面為什麼要做那件事? 117
48 為什麼隨時會改變去向?118
49 為什麼老是會迷路呢?120
50 為什麼要離家出走?122
51 為什麼總是重複做同樣的事情?124
52 為什麼一再受到警告卻全然不加理會呢?126
53 為什麼自閉症者會很固執?128
*小故事烏鴉和鴿子130
54 為什麼沒有信號就不敢動?132
55 為什麼會一直動個不停?134
56 自閉症者需要視覺性的行程表嗎?136
57 為什麼會陷入驚慌狀態呢?138
58 你對自閉症有什麼想法?140
*短篇小說我在你身邊 143
後序
如果我身上的障礙一直無法治癒的話,究竟會變成怎麼樣呢?
這是我從小就很擔心的事,因為我總覺得自閉症者根本無法擁
有正常的人生,很多事情都不能做,每天必須經常向別人道歉,
而且沒有半點願景。我希望藉由自己說明自閉症之謎,讓大家了解,
我們身上的障礙絕對不是因為我們的任性所造成,只要大家能夠了解我們,
就能夠為我們帶來一絲光芒。
不論多麼辛苦或悲傷,只要有希望,就有努力的原動力。
只要這個世界充滿希望之光,我們的未來就能夠和大家的
未來聯繫在一起,這也正是我最大的期盼。
作者簡介
東田直樹
1992年8月 出生
1997年2月 就讀幼稚園
1998年3月 在「兒童相談所」被診斷出有自閉傾向
1999年4月 進入小學
2004年4月 就讀千葉縣立君津養護學校六年級
2005年4月 就讀千葉縣立君津養護學校中學部
.21世紀未來博覽會『未來之夢』大獎
.第四、五屆「格林童話獎」中小學年級的大獎,從此獲獎無數。
.日本NHK作品改編音樂劇-「世界上最美的聲音」
.NHK、朝日新聞、讀賣新聞、日本電視台、富士電視台、
東京電台、東京新聞、每日新聞……等媒體轟動報導。
.日本外交部網站「KIDS WEB JAPAN」文章轉載,
專文介紹「想要成為作家的自閉少年」
(http://web-japan.org/kidsweb/index.html)
著作
2004年9月 《我的自閉世界》
2005年9月 《寫給居住在這個地球上的伙伴們~12歲的我所了解的自閉症的世界~》
2005年9月 《勇氣應該是美味的—東田直樹作品集》
2005年10月 第一本詩集《沒有人知道的海洋聲音 驚異的13歲》
2006年3月 東田直樹的創作童話《KIRAN KIRAN》、《紅果實》
2006年8月 《火車頭KANSUKE》
2006年11月《KANSUKE和紅葉》
2007年6月 《KANSUKE和小蝸牛》
訂閱:
文章 (Atom)